2025年11月16日至20日,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与广州新智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组织广东15所民办学校代表共35人,赴马来西亚开展为期5天的交流访问。
此次访问以“产教融合筑平台,科教出海通东盟”为主题,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战略部署,响应教育部“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通过出席国际展会、走访名校名企、搭建合作平台、签署合作协议等系列活动,为中马教育与产业合作注入新动能。
11月17日,首届东盟国际服务贸易博览会(AIFTIS)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隆重开幕。代表团全程参与展会开幕式及系列活动,依托广州新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教出海直通车”平台亮相博览会。
展会现场,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新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曹长林,中心总经理张腾代表团队与马来西亚政府组织、东盟多家国际机构及顶尖名校集中签约。此次签约重点推进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智能建筑领域的国家级培训项目,契合东盟数字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需求,将通过“产教场景+课程共建+认证培训+人才输送”模式,为中马培养国际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中马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11月18日,代表团一行走进马来西亚顶尖综合性大学拉曼大学,成功举办中马教育创新研讨会,并同步举行“大湾区-东盟新兴产业学院”和“广东-东盟教育创新发展(吉隆坡)中心”成立仪式,标志着中马教育合作从零散对接迈向体系化共建的新阶段。
曹长林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这两大平台是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依托“科教出海直通车”的资源优势,将中国的教育资源、精良师资、产业技术、发展经验与东盟的发展需求精准匹配,打造“人才培养-实习就业-产业升级”的闭环生态,让产教融合成为中马合作的坚实桥梁。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冯小宁表示,希望加强与包括拉曼大学在内的马来西亚高校多方面合作,培养中马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
活动现场,拉曼大学还分别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广州东华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签署合作协议,覆盖本科衔接、专本联通、研究生联合培养、短期交流和交换生项目等多个维度。
本次访问打破传统校际合作模式,构建起“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产业就业”全链条合作生态,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及产业对接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高等教育领域,代表团先后走进QS世界排名第58位的马来亚大学和马来西亚SETARA 6星优秀大学亚太科技大学。在基础教育领域,代表团走访了东南亚华文教育标杆——槟城钟灵独立中学。
代表团走进马来西亚精密制造标杆企业NSW Automation Sdn Bhd,该企业2022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93.43%,精密点胶技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领域。访问期间,代表团还走进吉隆坡茨厂街、槟城孙中山纪念馆,在参观中感受中马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蕴,增进对当地历史人文的理解。
参加本次访问的学校包括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等15所民办院校。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编辑:邱铨林 通讯员:郑木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