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交筑·科技之旅”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科技与媒体开放日在广州中交四航科技园举行。来自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建筑科技研究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粤港两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广州驻地中央、交通和科技领域媒体代表,以及重点实验室专家代表共40余人参加活动,共探交通基建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合作。
与会嘉宾参观了DCM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地基处理模型试验装置等先进科研设施,以及集数字化、智慧化、成果化于一体的四航科创展馆。专家学者对实验室在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中取得的科技成就表示高度赞赏。
在学术交流环节,香港理工大学尹振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申志超教授等六位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海洋工程、固废资源化利用等前沿领域作了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就校企协同创新、科研设施布局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加强“产学研用”链式合作的共识。
中交四航局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苏林王表示,作为研究院科技创新的关键平台,重点实验室在绿色低碳与安全技术研发领域成果丰硕。中交四航局研究院总经理应宗权介绍,今年正值四航研究院成立60周年,研究院从最初的数十人实验室起步,已发展成为业务覆盖多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参与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及多个“一带一路”旗舰项目。
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志军表示,实验室自2011年成立以来,研发的数十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其中4项入选《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2025)》。相关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重大工程,为“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未来,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将继续深度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安全与绿色主题,通过推动全交通领域智慧绿色升级,引领传统基建绿色转型,全面提升企业国际科技竞争力。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谢睿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