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我国自主研发 5G机器人完成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

全球首例!我国自主研发 5G机器人完成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4 09: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2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牵头,联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杨波教授团队、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黄凯教授团队以及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功实施全球首例远程机器人视网膜下注射手术。这标志着我国在远程高精度眼科手术领域实现从“可行性”到“实用性”的关键跃迁。

手术以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5G眼科手术机器人为核心平台,实时连接广州主控端与乌鲁木齐手术端,实现了微米级眼底操作的远程精准执行。新疆手术室的机器人注射微针入眼后,由在广州的专家远程控制微针移动至病灶区域的视网膜表面,完成针尖刺入预定视网膜深度及注射药物,整个远程操作耗时不到7分钟。术中网络稳定,图像清晰,机器人响应灵敏,注药过程针尖平稳无抖动,顺利达到预期手术目标。

我国是全球视力损伤与盲症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优质眼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尤为突出。针对偏远地区患者“看得见病,看不见专家”的现实难题,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联合黄凯教授团队与广州微眸公司,持续攻关远程眼科手术机器人平台的研发,并协同嘉兴智瞳科技与中国电信,构建“医生远程操控+微米级运动精度+实时三维高清感知”的远程手术机器人平台。2023年6月,团队在国内率先完成跨越琼州海峡的动物实验,实现远程微米级眼内操作,成果已被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接收发表。历经两年多科学验证,此次在乌鲁木齐成功实施全球首例临床手术,是我国在远程高精度智能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据悉,此次手术也是中山眼科中心科技援疆的重要实践成果。术前,广州与乌鲁木齐两地的专家团队共同完成了患者的全面评估与手术规划。多年来,中山眼科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持续探索“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援疆新模式。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教授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意味着我们不仅能将优质医疗资源通过远程方式输送到边疆,还实现了国产高精机器人在高精度眼科手术中的安全应用。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远程+智能的新模式,推动高水平眼科医疗资源实现‘可移动、可共享、可复制’,让更多基层患者从科技创新中受益。”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张子柔)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