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装载9000吨航空煤油的“建桥901”轮从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油品码头起航,运往广州黄埔港,为广州白云机场国际航班提供燃料。今年前三季度,湛江口岸出口航空煤油达53.7万吨,同比增长38.5%。
随着全球航空业逐步回暖,航空煤油消费需求持续上升。为支持本地能源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湛江海关打出政策“组合拳”,有效破解通关环节的难点,助力企业提升出口效率。
按照传统模式,每批出口航煤均需现场检验,致使货物往往在港口滞留数日。针对这一问题,湛江海关推出“批次检验”模式:产品经首次检验合格后,在同一周期内,对同一生产商、工艺、组分的危险化学品,后续批次仅需单证核验即可放行。此举使得每批次的检验时间减少了3至4天,有效缓解企业油罐周转压力,增强其响应国际市场订单的能力。今年以来,中科炼化生产的航煤已远销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并首次开拓了越南市场。
湛江海关还积极推动“以出顶进”业务,支持企业通过原油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将原油炼制的航空煤油出口到保税监管场所后直接供应国际航班,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经理李观福表示,该模式大幅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使更多资金能够用于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前三季度,中科炼化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实现原油加工量115.61万吨。
此外,湛江海关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企业协调员”等机制,为企业提供系统性服务。指定专人对接企业出口计划,宣讲国家检验标准,指导出口申报流程,并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与随到随验等通关服务。海关同时对航煤生产至装船全流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出口环节零延误。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谢睿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