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州市民政局牵头,直属单位广州市老人院主导编制的国家标准《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GB/T 46401-2025),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从地方实践到国家规范,广州构建起覆盖筛查、评估、干预、照护、家属支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成为全国认知障碍照护服务的“样板工程”。
首个认知障碍老人照护国标,填补行业空白
2023年,《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护指南》正式获批立项,全国首个针对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的国家标准编制重任花落广州。
该标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实践经验,系统规范了照护流程、服务内容、人员配置及环境设置,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标准明确以“全人照护”为核心,倡导个性化、连续性、协同性和安全性服务,推动照护理念从“被动照护”向“主动支持”转变,并引入多种非药物干预手段,提升老人生活质量。
广州市同步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推广生活单元式照护模式,建设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打造7个认知症照护支持中心,相关工作被列入2024年市人大重点建议和民生实事项目。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广州样板”
作为该《指南》的主要起草单位,广州市老人院自1994年起率先开展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已形成“科普教育—筛查评估—早期干预—机构照护—社区延伸—家属支持”的全链条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医院”四级联动的服务网络。
在院内,市老人院打造全国首栋认知障碍照护大楼“慈慧楼”,通过模拟家庭场景、感官刺激设施等方式营造安全生活环境。社区层面则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日间照料与家属培训,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政策引领+人才支撑,推动服务体系落地见效
目前,广州全市已建成认知障碍照护床位5091张,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的转型升级。
据介绍,下一步,广州将持续深化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标准、人才、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打造全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样板”,为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广州智慧、广州力量。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张子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