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观赏鱼“游”向世界 首批热带鱼出口加拿大

南沙观赏鱼“游”向世界 首批热带鱼出口加拿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04 13: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裹着充盈氧气的运输袋中,一尾尾霓虹般绚烂的热带鱼轻盈游弋。这些原本生活在遥远热带水域的小生命,如今在南沙的土地上繁育生长,并将跨越重洋,游向北美市场。“这批货值虽然不大,却意义非凡。”现场负责人解释,“我们特意采取小批量出货,为的就是更稳妥、更可靠。”

10月2日,广州青青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青自然公司”)向加拿大出口首批热带观赏鱼。这是该公司今年获得广州海关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中转场注册登记后的首次出口业务,标志着南沙观赏鱼产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出口加拿大的热带观赏鱼共有50多个品种、共8061尾,其中涵盖灯科鱼、慈鲷、彩虹鱼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特色品种。“国际出口动辄三四十个小时以上,中途还要辗转多地转机。运输过程中,不同中转地的温差可能很大,存放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做足准备。”青青自然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出口业务还需应对严格的检验检疫和海关申报,所有材料必须完全符合各国的要求。由于观赏鱼完全依赖空运,对运输时间极为敏感,任何环节的延误或检验问题都可能导致整批货物损失。

这家占地333亩的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建设起1.7万座鱼缸、3100座鱼池的现代化产业园,成为“广州市级良种场”和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观赏鱼种质资源合作基地,拥有210个观赏鱼品种,其中观赏米虾、南美慈鲷和坦鲷等15个品种的产销量全球领先。目前公司二期项目已建设完成,三期项目预计于2026年展开。

丰富多样的观赏鱼种类

2025年4月,南沙观赏鱼产业入选广东首批十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依托自然地理优势,南沙正在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观赏鱼进出口贸易中心。据南沙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正按照“1+1+2+N+N”模式推进观赏鱼产业集群建设,即建设1个观赏鱼主题新乡村示范带、1个观赏鱼展示交易区、2个观赏鱼种质资源库、N个观赏鱼进出口隔离检疫基地和N个上下游产业链。目前,南沙区共有观赏鱼养殖主体21家,2024年全区观赏鱼产量4506万尾,产值2.29亿元。区内还有广州市一帆水产有限公司、广州市尼特利技术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近年来,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对加大智慧农业设施(装备)等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资,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补助。

“中国是观赏鱼生产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中国现代都市农业的独特魅力,在出口方面大有可为。”青青自然公司负责人还提到,中国观赏鱼养殖业呈现出高度分散的态势,缺乏大型养殖基地,需要打造“公司+农户”模式,才能让更多的产品成功走向海外。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