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湛江司法引入AI大模型

全国首例!湛江司法引入AI大模型

来源:羊城派 2025-09-29 16: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8日上午,湛江市司法局举行了一场发布会,正式推出全国首个专门用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大模型系统——“鲲鹏矩阵”。现场还邀请媒体记者实地参观,了解这一创新成果。

湛江市司法局引入AI大模型“鲲鹏矩阵”成为全国首例

湛江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东玲,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叶晖,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王燕玲,社区矫正科科长花文宁等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计算机工程博士李涛也通过视频致辞。

相关部门和人员出席发布会并现场回答记者关切的问题

近年来,湛江市积极响应建设“AI渗透之城”的号召,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鲲鹏矩阵”便是这一战略下的重要成果,它实现了从算力、数据到大模型和智能应用的完整闭环,标志着湛江司法行政工作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湛江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东玲介绍情况并邀请记者实地参观

专为司法定制,AI不再“大而不精”

“鲲鹏矩阵”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架构,专门针对司法行政业务进行了深度优化。它整合了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律师管理、行政复议等多个核心业务的数据,通过大量高质量数据训练,能更精准地理解业务需求,实现智能响应。

研发团队针对行政复议、文书生成等具体业务,对模型进行了专门训练,输入大量案例和规范文本,提升其法律推理和文书撰写能力。

目前,该系统已在市县两级司法部门全面投入使用。它能精准识别案件焦点,证据识别准确率超过95%,文书撰写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85%,生成的文书逻辑清晰、适用法律准确,有力提升了办案质量和公信力。

与通用AI模型相比,“鲲鹏矩阵”更懂司法业务,有效解决了以往AI“泛而不精”的问题,推动司法工作从“经验主导”转向“数据和智能驱动”。

鲲鹏矩阵

算力盒子基层落地,数据更安全

为解决基层算力不足和数据安全问题,湛江市司法局联合科技公司,研发了便携式“算力盒子”。它适配现有硬件,可直接部署到县区或乡镇司法所,既方便快捷,又能确保数据在本地处理,安全高效。

目前,已有4个试点司法所完成了国产化算力设施的部署,为基层智能化转型装上“动力引擎”。

为基层智能化转型装上“动力引擎”

超100万条数据,为AI注入“知识燃料”

为支撑“鲲鹏矩阵”高效运转,湛江市司法局整合了内部及外部数据,构建了一个覆盖18个业务板块的专属数据库。

内部数据包括社区矫正档案、行政复议卷宗、法律服务记录等12类核心内容;外部数据则对接了政务平台、裁判文书网等多个数据源,进一步丰富了信息维度。

目前,该数据库已积累超过100万条业务数据,其中80%为结构化数据,为AI模型提供了海量、精准的“知识库”。

超100万条数据,为AI注入“知识燃料”

80多个智能应用,服务群众也赋能基层

湛江市司法局坚持以实用为导向,打造了80多个智能应用,覆盖法律援助、法律顾问、立法普法等核心业务,实现了从“单点智能”到“全栈智能”的跨越。

例如,针对群众法律咨询需求,推出了“鲲鹏智答”智能服务平台,可24小时在线答疑,自2025年3月上线以来,已服务2.6万人次,九成用户认为其解答“专业、易懂、实用”。

系统也积极“向下赋能”,将轻量化模型部署到基层司法所,帮助现场办理社区矫正登记、法律服务申请等,实现“现场办、马上办”,有效缓解基层“人少事多”的压力。

据统计,该系统已为基层干警节省了25%以上的事务性工作时间,让他们能更专注于矛盾化解、帮扶教育等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

80多个智能应用,服务群众也赋能基层

接下来,湛江市司法局将继续优化“鲲鹏矩阵”大模型,提升算力效率,拓展应用场景,不断完善智能化体系,为推动湛江智慧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文、图|记者 余胜容 实习生 曾静怡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