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港浸大博雅智能学院:AI赋能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反哺AI

北师港浸大博雅智能学院:AI赋能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反哺AI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2 16: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全球高校都在思考如何应对AI挑战时,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北师港浸大”)开创性地将博雅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成立博雅智能学院。

“我的任务就是找到一个好院长,现在看来,完成得还不错。”今年9月,在学院首场新生欢迎会上,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致教授微笑着向大家介绍博雅智能学院的新任院长——陈钟教授。

这位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教育家,在北京大学从教30多年,长期参与国家信息技术政策制定与咨询。“它圆了我一个梦。”陈钟表示,北师港浸大博雅智能学院的独特之处,在于构建“AI赋能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反哺AI”的良性循环。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正迅猛发展,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具备跨领域思维和人文关怀的复合型人才。“最重要的,不是学会与机器竞争,而是学会与机器协作,发挥人类独有的创造力与同理心。”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博雅智能学院院长陈钟教授(摄:何秋蓓)

“有人认为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即将枯竭,但在众多垂直行业与专业领域中,仍有大量高质量数据尚未被充分挖掘。”陈钟表示,“如何将通用大模型的知识处理能力与行业知识深度融合,正是博雅智能学院发力的核心方向。”

目前,学院已联合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理工科技学院、文化与创意学院,共同推出四大融合课程:智能商业领袖+N、数字全球传播+N、数学+N、计算媒介+N。这些课程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让学生成长为一批能在人与技术共生时代中从容前行的复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教父”Hinton曾对正在考虑大学规划的青年说:“未来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正处在历史一个节点,我们对未来毫无经验,将要应对比我们更聪明的事物,我们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接受优质的教育,让你更善于思考,而不是单一的技能,这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提升信息素养,本质上就是提升系统性地获取、运用信息并掌握相关工具的能力。”陈钟强调,即便未来信息处理的设备与算法不断迭代,人类对信息加工、辨析与运用的核心意识和能力不会过时。“尤其在当前信息爆炸与虚假信息泛滥的背景下,构建起对信息的‘免疫系统’,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导,进行独立判断,显得愈发重要。”

除此之外,陈钟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思维”是另一种关键素养。他认为,所谓计算思维,实则是将具体的行业领域问题转化为可计算、可模型化的形式。

“当我们同时具备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就能实现跨领域探索,将任务转化为可计算的问题,借助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创新。”而这正是博雅智能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打造的核心能力。

今年9月,首批120名来自校内四个学院的新生经过二次选拔,正式进入博雅智能学院,开启四年跨学科培养历程。他们将在修读原专业课程的同时,接受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博雅教育。选拔工作主要依据学生的高考成绩、获奖情况、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规划,学院将在本科第一和第二学年重点夯实学生基础。陈钟透露:“从第三年起,我们将加强两方面的建设:一是深化与工业界合作,二是拓展国际化平台。”其中,北师港浸大今年已成立波士顿中心,并计划在海外建立更多基地,为学生的学术与职业发展提供全球化的互动空间和合作机会。

此外,博雅智能学院也计划在研究生与博士生培养阶段开拓新的发展方向,在交叉学科方面提供更多机会,帮助研究生在人工智能及其融合领域作出原创成果。

对于所有对人工智能怀有兴趣的学生,陈钟表示,计划推出融合授课、研讨会与实践形式的选修课程,促进师生及业界之间深度互动。“这类课程往往不仅传授知识,更有可能带来某种启发——也许就是突然有了某一个念头,将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