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2025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大会(以下简称“生态大会”)举行。可信AI先进赋能平台“湾区智城”在会上正式发布,定位为面向黄埔区内企业的普惠AI赋能平台。
借助该平台,企业不仅可享受更低的算力成本和更可信的数据支撑,还可以安全自由地开发和交易AI智能体和数据产品。同时,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也将通过“湾区智城”可信AI先进赋能平台,有效沉淀运用各大产业链上的数据资源,逐步映射成AI时代的“虚拟开发区”,推动广州开发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
“湾区智城”的核心特质是“可信”,为数据交换、流通和共享创造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将可信算力服务、可信智能体服务与可信数据空间融于一体,通过融合“数据、算力、场景”等关键要素,激活区内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价值,探索人工智能产业“中试场”,最终形成“数据筑基、场景赋能、模型落地”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模式。
“湾区智城”的运营逻辑,是以打造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半公益、半市场”的国有平台为纽带,形成“产业数据沉淀—大模型训练—跨行业赋能—新数据反哺—AI产品流通交易”的正向循环,为中小企业提供使用AI的高性价比落地方案。围绕这一机制,“湾区智城”计划打造五大中心,即可信AI算力服务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可信AI中试基地、可信AI创新中心、人才孵化中心,并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人工智能产业人才。
算力是AI走向落地应用的第一步,目前“黄埔1号”智算推理集群一期项目已投入使用,可支撑大规模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还率先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落地全省首个“东数西算”结对子合作。该区还派发1000万元“算力券”,进一步以“平价算力”助力AI项目先起跑、再加速。
基于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广州数据交易所(黄埔)服务专区等资源,“湾区智城”可为客户提供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咨询、数据资产入表、数据交易等数据全栈服务,并提供图形化开发工具、行业知识图谱、测试数据沙箱等开发和测试环境,帮助企业开发大数据产品,并持续向大模型“喂料”训练,让AI智能体越用越聪明。
在“湾区智城”,企业可以将训练出来的AI行业模型以及基于此开发的智能体进行“上架”交易,真正实现“边用边赚”。“湾区智城”平台还可把每一次落地后的数据经过脱敏处理后,沉淀为标准化数据产品。
“我们希望提供低门槛的研发平台,企业可享‘零租金算力+营收分成’优惠扶持,实现‘带着创意进来、带着AI智能体出去’,加速把实验室里的灵感变成生产线上的新质生产力。”郭智聪表示。
会上,“湾区智城”联盟产品启动暨人工智能联合产品正式发布,腾讯、阿里云、新华三、海康威视、图灵带来了各类AI技术创新应用,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均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产业潜力。
“我们非常看重黄埔区强大的产业基础,希望未来借助黄埔区这样一个平台,一方面持续在智能算力层面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推动我们的云计算、AI大模型能力和区内产业相结合,围绕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建设、智能体创新应用等,开展一系列的合作。”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战略发展华南区总经理谢天表示。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吴蒋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