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33届广州博览会、中国发明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于8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B区同期举办,本届广州博览会以“双向赋能促循环,新质发明创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近18万平方米,设置18个展馆。规划设置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主题展区、银发经济和医疗与健康主题展区、品质生活主题展区等4个展区。国际发明展展览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设置包括国际展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展区、国防科技创新展区、高等院校科研成果展区、创新大师(工匠)发明成果展区、绿色生产和新材料创新展区、青少年发明创新展区,以及中医药传承创新专题展区等多个特色主题展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吴朝晖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国际发明展和技术创新大赛与广博会首次同期举办,以“双轮驱动”模式凸显三大亮点:一是发明创造与产业转化紧密协同。发明展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与孵化,广博会推动场景应用与产业转化,共同打通“实验室-产业链-市场”闭环,实现创新引领与市场化协同发力。二是国际交流与国内合作互补增效。发明展汇聚全球30余国创新成果,广博会搭建“百园千企”产业对接平台,两者形成“技术—市场”双向引流,促进国内外创新要素高效流动,激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三是区域发展与对口协作有机结合。发明展为协作地区提供技术支撑,广博会开设消费帮扶专展推动产品互通,通过“双向赋能”实现资源共享与产业联动,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增强湾区辐射带动能力。此外,本届展会、博览会、大赛以“展赛贸一体化”模式重塑展会生态,正是中国发明协会与各类创新主体携手推动政企协同、产创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的生动缩影。
本届广州博览会通过展示展销、新品推介、行业交流、科创展望等活动形式,精准匹配各方优势与需求,搭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平台。
另外本次博览会首次设立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 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集中呈现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
经过33年的发展,广州博览会已成为中外经贸合作的大型综合性展会,是广州市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的重要交流平台。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郑彩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