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广州·南沙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南沙举办。本次大会以“大湾区、大航运、大合作”为主题,活动现场,总投资近70亿元的21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大湾区临港产业集聚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揭牌。
据介绍,南沙港是华南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港区,拥有江海联运、海空联运、港港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2024年吞吐量超2000万标箱,207条航线通达全球。
据悉,“十五五”期间将投资200亿元,推动南沙国际通用码头、南沙五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增年通过能力1亿吨、500万标准箱,打造“效率品质港口”。同时,开通海铁联运班列39条、驳船支线70多条,“一港通”模式覆盖多个支线港、内陆港。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黄波表示,将持续推动“枢纽+通道+网络”体系建设,完善江-海-铁全程物流智能服务产品,实现业务全程可视化、信息可溯源。
据了解,海港能级提升将完善智慧港口体系和推动绿色港口转型。建成云计算中心和万兆高速主干网络,实现100余项智慧管理系统“上云”,上线30多个智能服务产品,深度参与GSBN、N2N等港航合作平台,推动国际港航数据实时共享,提升国际枢纽港协同水平。同时加快AI大模型、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在绿色建设方面,建成超31万㎡光伏储能设施和岸电系统180多套,港口综合单耗持续下降,建造多艘纯电动工作船只,打造“近零碳”码头。
记者了解到,南沙港将深化港产合作,共建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南沙将打造跨境电商枢纽港和千亿级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完善商品车多式联运平台以及冷链中心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功能。“香港可以先和南沙建立合作,然后再逐步推广到整个大湾区乃至全中国”,香港船东会董事总经理陈佩珊表示。据了解,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也和广州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之间拥有20多条航线,共同提高N2N(Node-to-Network)计划全球整体效率。
为实现广州港产城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柳鹏院长提出,要做到“三个跃升、三个融合、三个创新和三个联动”。首先是推动港口枢纽向综合枢纽跃升,推动向“港口+通道+物流”跃升,推动向更好服务内外贸一体化跃升。其次,推进一体融合、交旅融合及交能融合。在创新和联动方面,推进科技、服务业和模式创新,联动港口、港产以及港城,共建“一带一路”。其表示,“水运科学研究院与广州加强合作,为构建世界一流临港产业集群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
“南沙发挥国际大港龙头作用,带动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发展”,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南沙是发展临港经济的“天选之地”,将做好广大企业、高校等在南沙发展的服务保障。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关景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