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葛洪中医药文化节在博罗县罗浮山开幕,活动旨在提高中医药健康发展水平,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活动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等单位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惠州市罗浮山中医科学发展基金会、罗浮山泰学学校、璞光鶥鵲中医药大模型承办。
活动汇聚了多位中医药行业专家学者、中医药非遗传承人、知名医药投资基金、龙头医药企业负责人等齐聚罗浮山,围绕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中医药在关键技术突破、产业生态构建及跨境协同创新维度,希望建立一个多维互动、深度融合的中医药文化科技交流合作平台。
泰安市中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郗洪滨认为,葛洪精神的核心在于以济世情怀为根基,以实证批判为方法,以融合创新为路径,在乱世中架起传统与变革的桥梁。郗洪滨表示,屠呦呦研究团队基于其中“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服”治疟疾的启发,通过现代科技成功提纯青蒿素,使全球疟疾死亡率大幅下降,挽救众多生命。青蒿素的发现,正是葛洪精神与现代科学结合的典范,它证明了传统智慧在面对现代健康挑战时仍具深远影响。
惠州自古就是我国沉香主产地之一。晋代,葛洪在其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里记录了许多关于沉香的名方。惠州市沉香种植面积达1.4万亩,其中博罗县罗浮山周边占63%,年产生木香材1.2万吨,拥有42家深加工企业,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和企业集群。
据介绍,该产业提供超过数百种产品,包括开发出沉香茶、精油、纳米眼贴等12类产品等,丰富的产品种类支撑起其数十亿元的产值。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张清仲建议,博罗可构建一个从“香料种植-精油提取-康养应用”的全链条体系,通过数字化改造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提升种植效率和产品品质。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开展惠州中医蜂疗第一人陈文滨介绍,惠州“自然蜂疗”传承历史悠久,从葛洪时代至今,经过无数传承人的努力,将古法蜂疗与本地蜂种、药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惠州蜂疗技艺。这些技艺在惠州地区代代相传,成为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国家级非遗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廖志钟称,罗浮山百草油是以葛洪道医思想为源头,以岭南医药学为支撑,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产品。罗浮山百草油的传承与发展见证和承载了岭南医药的发展。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