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载体,引导金融机构以信用村为单位开展“整村授信”,以信息带动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向农村地区聚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生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助推“百千万工程”取得实效。截至2025年1季度末,金融机构累计对1.8万个信用村实施“整村授信”,金额超5000亿元,惠及涉农主体140万个。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省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下发《广东省信用村“整村授信”实施指引(试行)》;指导各地市分行结合实际,出台地方特色建设方案,形成“2+N”制度框架。推动信用村“整村授信”纳入《广东省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方案》,谋划信用村“整村授信”的施工图,构建“信用+产业”链接机制,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信用村“整村授信”模式。增加风险缓释机制,推动广东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上线专属融资担保产品,为涉农主体融资增信。
利用数字化、科技化手段,建立覆盖各县域的农户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涉农主体提供信息采集共享、信用评定、融资对接等服务。与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加强信息采集,实现13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共享全覆盖,采集农户信用信息766万户。推动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由村委会提出信用村评定申请,金融机构形成审核认定意见,为行政村建立标准化的“信用档案”。创建信用村,比如,肇庆四会市结合清洁卫生、绿化美化、好人好事、经营项目等指标,创建评定6个绿色信用村。
推动构建信用村“整村授信+”应用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对守信经济主体的信贷支持,释放信用红利,让农业农村农民享受到信用带来的实惠和价值,推动实现强县、富民、兴村。
结合广东特色,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岭南蔬果、丝苗米、水产等特色产业集群的金融服务,助力做大做强“粤字号”土特产品牌。如,始兴农商银行向信用村新村村批量授信,累计为该村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始兴县美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该村95户村民授信2043万元,支持当地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蔬菜2200亩,年产值达2774万元,助力打造“优美青”绿色蔬菜品牌。
指导金融机构推出“美丽乡村贷”“乡村风貌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为承建美丽乡村项目工程的承包商发放免抵押、低利息的信用贷款,助力农村“旧貌换新颜”。
鼓励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新农人”的信贷支持,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如,邮储银行河源市分行依托“整村授信”,向138个信用村的306位致富带头人发放信用贷款1.73亿元,有效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李桥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