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广东清远长隆森林王国传来喜讯——国内最大的白颊长臂猿迁地保育种群成功迎来一只健康的新生宝宝满月。在长隆保育团队的精心守护下,猿宝宝顺利诞生并成功吃上“猴生第一口母乳”,目前母子状态平稳,为这一濒危物种的保育工作再添里程碑。
据长隆森林王国保育员阚涛介绍,保育团队早在去年底便通过行为观察和生理监测发现母猿“菲菲”怀孕。“白颊长臂猿孕期约7个月,但初期体征不明显。我们注意到“菲菲”母猿食量增加、活动减少后,立即调整了它的食谱。”经兽医检查确认其怀孕。为确保母婴健康,保育团队立即启动特殊护理方案:每日为母猿增加高蛋白辅食如熟鸡蛋和新鲜水果,并搭建了更安静的独立休息区;同时通过监控系统24小时观察其体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
阚涛坦言:“胎儿发育情况难以直接判断,我们连她翻个身都要紧张半天。”保育团队曾因母猿短暂拒食而连夜会诊,后来发现只是“准妈妈”挑食,更换了芒果后它立刻胃口大开。
最令团队紧张的是分娩时刻。“长臂猿多在夜间生产,我们通过监控系统24小时轮班值守。”阚涛回忆道。3月17日凌晨,母猿“菲菲”突然频繁舔舐身体,保育团队通过红外监控发现幼崽已露出头部。历经两小时,一只体重约300克的宝宝顺利诞生。
“灵长类动物幼崽非常脆弱,母乳是生存的第一道关卡。”阚涛表示,保育团队观察到母猿产后立即将宝宝搂在胸前,幼崽本能地找到乳头吮吸,“那一刻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待,直到听到幼崽发出健康的啼叫声,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目前,幼崽毛发从出生时的浅金色逐渐转为灰白,符合白颊长臂猿的成长特征。母猿顺利诞下幼崽,宝宝出生后不到半小时便成功吮吸母乳,标志着关键存活难关的突破。
白颊长臂猿(学名:*Nomascus leucogenys*)因两颊标志性的白色长毛得名,成年雄性个体体长可达60厘米,毛发乌黑光亮,仅脸颊、眉毛及胸部呈现雪白色,宛如身着“燕尾服”的森林绅士。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颊长臂猿野生种群因栖息地丧失和盗猎已不足千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CR)物种。长臂猿是全球最难繁殖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其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人工繁育成功率极低。
目前,全球共有28种长臂猿,长隆已成功保育其中6种,包括白颊长臂猿等,保育种类位居世界前列。 清远长隆森林王国总经理杨汉东表示:“迁地保育能有效缓解野外生存压力,每一只新生个体都为基因多样性提供希望。”目前,“菲菲”与宝宝居住在猩猩探索展区,幼崽紧抱母亲腹部,毛发尚未显现白色特征。保育员透露,雌性长臂猿终保持黄白色,雄性则会退去胎毛后变为黑色。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