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个部门,终于成了!”2024年盛夏,国家税务总局阳江市阳东区税务局的会议室里,茹慧丹桌上的文件,盖满了18个部门的印章。
“较真”是茹慧丹的性格标签。三个月来,她带着团队穿梭于政府大楼之间,在各个部门间来回沟通,终于促成全区18个部门联合成立跨部门税费征缴争议事项联合处置机制。
推动跨部门税费征缴争议事项联合处置机制落地,是茹慧丹履新阳东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的首场“破冰”硬仗。2023年8月调任至今,她从服务纳税人的“台前一线”转向制度优化的“幕后操手”,却始终攥紧那份初心:“机制每优化一分,群众就少跑一程。”
18个部门,也是18道关卡。
时间回溯到2023年3月份。时任阳东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的茹慧丹收到了一份“棘手”的文件——退伍老兵陈伯因原单位撤销、历史档案缺失,辗转多个部门仍无法补缴社保。
“必须把这件事办好!”茹慧丹连夜将收到的材料逐页分析,认真梳理对应政策。彼时正逢阳东区税务局联合5个政府部门成立了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调解工作室,于是她立即联系相关成员单位,召开紧急会议商量解决陈伯补缴社保费问题。
此后几个月,茹慧丹带着团队挨个部门走访,将各种难题逐个理清。档案室里,她带着团队“泡”在文件里,将尘封的改制文件逐页复原;调解会上,她将政策条文转化为通俗解释,把“按章办事”的争议点掰开揉碎。最终,陈伯收到补缴社保费通知,眉间的皱纹渐渐舒展开来:“终于办成了!我要为政府部门社保费争议调解机制点个赞!”
这场“硬仗”后,茹慧丹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一行字:“跨部门协作不是口号,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
“何必多此一举?”首次协调会上,质疑声此起彼伏。
茹慧丹没有争辩,而是翻开笔记本,指着密密麻麻的记录说:“去年一位缴费人耗时两个月,奔跑了多个部门才完成补缴社保业务。如果我们建立税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机制,明确‘初访责任制’,由初访部门牵头解决问题,就能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把事办好……”
“陈伯的案例证明,有了部门联动合力,再复杂的难题也能拆解。”此后,茹慧丹带着团队设计流程图,把18个相关部门的职责、对接人、工作时限全部“上墙”,明确各项工作流程,甚至细化到“争议案件3日内必须启动调查”,只为最大限度打通各部门调处渠道,最大程度缩短争议处置时长、降低群众维权成本。曾有年轻干部嘀咕:“至于这么较真吗?”她却摇头:“咱们多想一步,群众就少愁一步。”
数据是最有力的答卷。在茹慧丹的坚持推动下,阳东区的“税费共治朋友圈”实现了从“单兵突击”到“集团作战”的转变,让难题止步于机制内。自税费征缴争议事项联合处置机制成立以来,已覆盖216宗案件,群众满意度持续跃升。
茹慧丹不仅在分管的纳税服务工作上保持“把服务无限做到满分”的韧劲,在分管党建、工青妇等方面的工作也始终展现巾帼担当: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政课堂”,创新形式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引领工作;依托“妇女之家”,常态化开展有益妇女干部的文体活动,丰富妇女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整合资源建设便民服务重点项目,打造了安全、舒适的“爱心妈妈小屋”;牵头组建“爱心妈妈”团队,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妇女干部和社会妇女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