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考古,珠海论坛探索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新融合

AI赋能考古,珠海论坛探索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新融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07 10: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月3日至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北师港浸大)高等研究院与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知往鉴来:人工智能在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前沿应用珠海论坛”在北师港浸大举行。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考古学、文化遗产研究、计算机科学、数学与大数据等领域的约150位院士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AI+考古”与“AI+文化遗产”的新机遇。

论坛聚焦多个前沿议题,涵盖虚拟重建与三维建模、遥感与大数据分析、大语言模型的多元应用等,为与会者提供了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

在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阮勇斌教授分享了AI技术在考古学领域的潜力与实践。他指出,考古学家采集的大量材料中,仅有不到10%能被用于研究,而AI技术,特别是在数据分析、图像识别方面的突破,能够高效处理这些闲置资源。阮教授以宝墩文化陶片分期模型为例,展示了AI在分类、聚类及多模态分布中的出色表现,并强调AI将深刻变革考古学方法论,推动智能化与精准化研究。

著名考古学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教授则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介绍了科技考古的最新进展。金属学分析、DNA技术、岩相学分析、同位素分析、碳十四测年技术等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研究遗址年代、环境变化、农业与手工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教授则聚焦于陶片的研究价值。他以济南大辛庄遗址H690出土陶片的AI拼对试验为例,介绍了人工智能如何突破传统人工拼对效率低下的困境,为陶器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方教授表示,穿越千年的陶片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线索,AI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拓展其研究潜力。

浙江大学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徐仁军博士系统分析了AI技术,特别是跨模态生成模型、迁移泛化等新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的潜在应用方向。这些技术将在智能数据处理、遗址文物分析、古文字解读、知识应用呈现、古代工艺仿真、研究辅助工具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万娇博士所在团队则展示了AI在四川陶片考古中的探索成果。他们利用模型成功判断了宝墩文化时期破碎度较高、传统信息量包含较少的普通陶片的分期,为陶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与考古学、文化遗产领域的融合不断深入,新技术将不断催生新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场景,为保护人类珍贵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明注入活力。他期望通过此次论坛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桥梁,促进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师港浸大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汤涛教授指出,在考古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各领域学者的跨界深度合作下,数学与大数据研究将为考古学提供强大支持和推动力。北师港浸大副校长(学术)、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永明教授透露,学校正在筹建博雅智能学院,旨在融合人工智能与博雅教育,推动相关跨学科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培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刘伊维)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