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的口批和回批

跨越山海的口批和回批

来源:揭阳广播 2024-09-28 08: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作者:黄彩琼 卢仰 江永宏

西堤公园是一个以“侨批”为建设主题的公园。侨批,作为世界记忆名录的一部分,是海外华侨与家乡亲人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西堤公园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了侨批文化和其精神内涵,让人们深入了解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在儒家文化、宗法族制的千年浸润中,出现了“家国同构”效应,即家国一体,也就是国是家的合法性基础,家是国的缩影。侨居海外,炎黄子孙无时不牵挂祖国。尤其是有外侮之时,此现象尤为突出。从一些侨批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家国情怀。

侨批文物馆内景

作为全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汕头侨批文物馆展厅展出的抗战时期番批令人动容。一封封番批所用的信笺化身“爱国笺”,见证了深厚的爱国之心,体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民族精神,广大海外侨胞身处异国他乡,但一直心系祖国、情系桑梓。这个时期的番批信笺,常印着“抗日救国”“勿忘国耻”的红色字样,还有批信全文刊印“总理遗嘱”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警语。有的还把抗日英雄蔡廷锴将军的肖像印在信笺上,让民众铭记这位抗日救国功标青史的英雄人物。所汇款项不仅为贴补家用,更多有注明“请购救国公债”或捐献出来。海外华侨的慷慨解囊,为抗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抗战时期,遍布世界各地的侨胞同仇敌忾,以实际行动支援祖国。据学者研究统计,海外侨胞每月捐赠达2000万元国币,相当于当时国内每月军费的三分之一。

印有抗战图文的侨批内信
1938年,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周恩来等人给信宁郁联社同人捐款支持延安抗大的回批

我们在汕头侨批文物馆看到一封特殊的口批,没有来批只有回批:1938年,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给澄海信宁郁联社同人捐款支持延安抗大的回批。在侨批的文库中,一般国内寄往国外的回批极为少见,只见回批,不见来批的情况更是罕见。具体流程和背后的感人故事,跨越山海,流传百年。周恩来等同志在回批中,对他们的爱国热忱给予高度评价,“先生等关怀祖国抗战人才之养成,爱国热情,殊堪钦敬”。这封由周恩来、叶剑英、潘汉年、廖承志联名写就的回批显得格外珍贵。“口批”是抗战时期批局的一种特殊侨批,一般都是“大额要款”才用这种寄汇渠道,寄批人只用“口头”说定,将批款交由递送侨批的批局,批局直接面授最信任的“批脚”,凭代号和密码到银庄取款后然后分送各地。因为当时日寇封禁严酷,倘若暴露,“批脚”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口批”不仅考验了批局和“批脚”的职业素养,更生动反映他们在生死存亡之间的笃诚守信。

水客送批

不仅批局负责人诚信,批局用人也秉承以德为首的原则。为确保侨批准确投送,批局在选用人上,一般都是聘用知根知底的、为人诚实可靠的人员作为“批脚”。许多“批脚”家境贫寒,生活艰难,每天要走近百里的路,分送上百封侨批,而酬劳仅为两斤大米或一元国币,但他们从未言说其中艰辛,也从未对批款产生非分之想。

大清邮局是中国近代邮政的起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那个时代,南洋部分国家金融邮讯机构已经建立,部分番批则通过邮局递送。

一封封侨批,是海外侨胞艰苦奋斗支持家乡的历史见证和宝贵文献。真实地反映了华侨与眷属特有的精神与感情,是研究潮汕近代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档案文献,已先后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

为保存、展示这些珍贵的书信,2004年,全国第一家侨批文物馆汕头侨批文物馆开馆。这里珍藏着12万封这种特殊“家书”的“侨批”,成为海外华侨华人艰辛创业、情系故里、笃信守诚的见证。它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薪火相传的行为准则,是彼岸侨胞对家的承诺,是侨商不负所托的辛苦奔波,是此岸侨乡的温情守望。侨批已成历史,侨胞对家乡的支持从未停歇。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汕头侨批文物馆也承担起了讲述历史、教育后代的使命,吸引着市民游客参观学习,传承侨批文化,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近年来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侨批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献价值,在当代仍具有重要意义。

各位听友可在揭阳电台、揭阳手机台、揭阳广播微信公众号收听。     本节目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揭阳分公司协助制作。

点击查看视频

撰稿:黄彩琼、陈炜坚

制作:林少贞、江永宏

编辑:陈炜坚

审核:郑潮盛

 

 

【责任编辑:夏梦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