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C助理教授宋潇斐在国际顶刊发表论文,探讨直播里的市场营销学

UIC助理教授宋潇斐在国际顶刊发表论文,探讨直播里的市场营销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26 10: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工商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宋潇斐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刊《营销科学院学报》(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发表论文《观众参与度转变:来自娱乐直播的实证分析》(Turning the Wheels of Engagement: Evidence from Entertainment Live Streaming)。

据介绍,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是致力于推动市场营销科学和实践发展的顶级学术期刊,入选《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评选的50种顶级期刊。

该论文聚焦流量变现的现象,以娱乐直播为例,为主播提供营销策略启示,即如何安排直播时段、时长和频率,以影响过程中的观众参与度,从而增加直播营收。

随着直播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延长直播时长、加密直播频率常常被视为从红海中脱颖而出的“致胜法宝”,但宋潇斐博士指出:“把某一个维度(例如时长)拉到最大,不一定是好事情。”主播要从时长、频率和时间点多方考虑,根据不同的直播情况采取不同的组合策略。

研究结果显示,主播应该根据观众的参与转换模式来定制直播时间表。上一次直播与新一次直播之间的时间间隔,新一次直播的时长,以及直播的时间点,是决定新一次直播安排的三个关键因素。

在时间间隔方面,两次直播之间如有六小时的时间间隔,可以维持较高的观众参与度。在直播时长方面,时长为五小时的时候,观众从付费打赏转变为评论的可能性最高;时长为六小时的时候,观众从评论转变为发送免费礼物或付费打赏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对于直播时间点,研究显示,有固定开播时间的主播,应该考虑观众更倾向于哪种参与方式,并据此调整策略。以往的研究倾向聚焦于观众参与度从低到高的单向转换过程,宋潇斐博士团队在这次研究中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观众参与的过程不仅可以包含由低到高参与度的状态转换(例如从发弹幕转为打赏),还可以存在保持某一参与度(例如重复发弹幕行为)或转移到低参与度状态(例如打赏转为发弹幕)。

研究表明,主播可以逐步引导观众提高参与度。例如,主播可以尝试鼓励观众从评论转变为送出免费礼物。如果成功,送免费礼物的观众更有可能开始付费打赏,从而进入一个从免费礼物到付费打赏的有利循环,确保直播的收益。

此外,研究发现,观众的参与度“降级”不一定对主播有负面影响。宋潇斐博士表示,持续高水平参与可能会导致疲劳,疲劳最终可能导致观众终止参与。在这种情况下,“降级”可以作为主播维持观众参与度的一个解决方案。

对于这项研究结果带来的其他启示,宋潇斐博士则表示,虽然团队是以娱乐直播去做示例性研究,但观众参与度这个话题上,只要是能把观众参与过程进行数字化记录的场景,都可以展开相关探索,例如电商直播。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李镛思)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