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出台“工业快批”3.0,进一步优化工业项目审批服务机制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出台“工业快批”3.0,进一步优化工业项目审批服务机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3 15: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2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工业快批”审批服务改革品牌,深度解读该区近日出台的《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关于优化“工业快批”审批服务机制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工业快批”3.0)。据悉,“工业快批”3.0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细节入手、从小切口入手,切实解决企业在筹建报批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帮助企业提前赢得项目投产时间,抢占市场先机。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工业项目审批服务改革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纵深推进共性问题突破攻坚,累计推出28条改革“硬招”,打造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工业快批”改革品牌。

28个改革“硬招”创新“工业快批”模式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改革的“深水区”率先破冰打造“工业快批”品牌,重点围绕5个方面,累计推出28条改革措施,探索出“开发区”工业快批模式,实现项目从拿地到动工、投产全链条提速增效。

在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方面,广州开发区发挥行政审批局“一枚印章管审批”的优势,率先提出全流程优化审批的做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融合审批国家试点,实现规划、人防合并办理,促进筹建全链条效率大提升。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立足发展实际,坚持改革步伐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秘书长陈超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工业快批”改革实施以来,广州开发区通过实施“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优化建筑限高、河流保护、危化品安全管控等事项审批流程”等举措精减项目50%申报材料,平均压缩项目60%审批时限,平均缩短筹建周期6个月以上,累计推动华星光电、百济神州、现代氢能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动工”,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提振企业投资发展信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华星光电项目规模大、生产工艺复杂,开发区给予我们订制式、管家式的服务,变‘企业跑’为‘政府跑’,提高了企业的筹建速度,为企业快速量产奠定基础。”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相关负责人李敏格说。

“工业快批”3.0从细节提升筹建“加速度”

“‘工业快批’3.0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聚焦了以往容易忽视但却和企业筹建报批速度息息相关的细节,针对性地提出8条具体改革措施。”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李宁对新出台的“工业快批”3.0政策作亮点介绍。

据介绍,本次出台的“工业快批”3.0政策涵盖环保、水务、规划、绿化、市政等6个行政审批事项,涉及14个职能主管部门,通过合并事项办理、扩大环评全信任审批范围、优化项目审批程序等方式提出了8条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例如精简公共排水申办流程、扩大环评全信任审批受理范围、构建企业规划报建多部门协调机制等。

“拿地即动工”创新举措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为助力企业“拿地即动工”,开发区、黄埔区支持弹性出让、带规划方案出让等供应模式。对满足新型产业发展需求,允许出让年期按20-50年,有效减轻企业拿地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共弹性出让工业用地50宗,涉及出让总用地139.26公顷,已完成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土地14宗。

“比我们预期提速了至少两、三个月时间,为项目早日投产‘抢出’了宝贵的时间。”广州旭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丹群副总经理说。他表示,在项目报批过程中,区行政审批局为其量身订制审批流程,推动项目“带方案出让”,组建跨部门多专业的服务专员团队,结合专属服务信息系统,全方位的提供各项报批指导工作。

加快项目建设审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内容。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副局长何德满表示,2024年是该区被确定为广东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的开局之年,在试点实施方案中,针对服务项目落地,政府推出建立项目筹建前期对接机制、提前启动要素保障等工作、实施分期、分栋竣工联合验收等创新举措,全力推动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 | 王牧星)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