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珍藏的马克思《论波兰问题》笔记手稿首次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

中大珍藏的马克思《论波兰问题》笔记手稿首次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05 10: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9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中山大学联合主办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物史料专题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共同揭幕。其中,中山大学珍藏的马克思《论波兰问题》笔记手稿首次在党的诞生地展出。

《论波兰问题》手稿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由中山大学提供的这份手稿原件,是马克思本人在1863年为论述波兰问题而整理出的72页笔记中的其中两页,是同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原件原先一直保存在私人手中,外文原文与中文译文截至目前均未发表。

波兰解放是19世纪欧洲政治的重大事件,深受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关心关切。为了争取复国,波兰在19世纪接连爆发了四次起义,其中,1863年的大起义构成了第一国际成立的直接背景。马克思本人也非常关注波兰起义,曾深入研究波兰问题,写下数十页研究笔记。这些笔记表明,马克思始终把波兰的民族解放问题,把波兰与俄国的民族纷争放在欧洲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中来考虑。

“《论波兰问题》手稿是一份重要而珍贵的文献。它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思考民族问题的典范,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际关系学说的基础性文本。”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钊说,这篇光辉文献的原始手稿的展出,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马克思所指明的波兰解放的意蕴,正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要力争完成的事业,共产主义革命要同时实现被压迫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这份手稿以波兰解放的名义跨时空地启示当代中国读者,共产主义运动已然具体化身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事业,而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同时既是中国的,又是社会主义的,它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为最终旨归,这二者的内在统一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和历史表现。

本次展览是“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共计展出452件展品,其中文物文献267件,包括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21件,三级文物56件,其它等级文物及文献资料177件,力求全维度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理论成果与实践成就,生动印证“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据了解,除了此次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的《论波兰问题》手稿原件,中山大学还珍藏有马克思恩格斯手稿、多语种《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及最早刊载《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的1912年广州《民生日报》等珍贵文献史料。(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杨千航)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