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黄埔说”——信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日前在广州科学城举办。广州市黄埔区发展改革局联动黄埔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围绕信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信用园区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活动当天,在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呼研所健康产业孵化器活动分会场,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呼研所健康产业孵化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据悉,双方将合建大健康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并为入孵企业提供中小企业孵化、创业培训、投融资服务。
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活动旨在总结黄埔区2023年信用建设相关成效,谋划该区信用经济发展方向,为广东省、广州市进行信用赋能实体经济提供参考,将黄埔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举措和创新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举措,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黄埔样板”。
据悉,活动通过理论宣讲、信用指数发布、专家主题分享、战略签约、圆桌论坛、互动交流等多维度的方式旨在促进园区及企业深刻理解信用政策法规,引导树立企业诚信意识,强化诚信经营理念,不仅将为园区及企业进一步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工作理清思路,也将提升园区及企业信用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活动现场,《信用园区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仪式举行,该标准在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指导下,由黄埔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历时一年的调研和努力而形成,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深入挖掘园区及企业的信用方面需求,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推动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应用,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为建立政府部门引导,园区、机构、企业三方参与的“信用园区”共建机制助力。“该规范为园区建立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环境提供指引,对于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黄埔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负责人邢宝伟说。
近年来,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将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在核心关键位置,以信用为工具和载体,在多个方面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市场竞争力。据悉,该区构建了全链条信用监管体系,归集承诺信息19.5万条,实行承诺制信任审批119个事项;建立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制度,设定7大类62项指标,为企业提供精准画像,同时迭代升级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信用黄埔移动端,信用工作可视化分析等子系统;为9325家市场主体建立信用档案,共享推送2175条信用风险提示信息。
在各方协同努力下,黄埔区信用政策兑现等7项创新经验获国家推广,信用园区建设等4项创新经验获省推广,“信用赋能中小企业办大事”短视频获“新华信用杯”最具实效奖,融资风险补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获国家推广,信任筹建模式获省推广。(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