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徐瑞华教授获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中大徐瑞华教授获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2-21 09: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19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徐瑞华教授,因在消化道肿瘤诊疗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据介绍,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高,对人民生命健康有巨大威胁。数据显示,中国发病率排名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中,有3个是消化道恶性肿瘤。面向这类重大疾病早诊率低、治疗效果差的难题,徐瑞华教授在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的30余年里,通过自主创新和临床实践不断探寻新的治疗理念、方法以及药物,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通过开展一系列基础研究,徐瑞华教授实现了肠癌诊治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创新,推动我国肠癌早诊及精准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创新了肠癌早诊及疗效预测的新技术,并已转化为临床应用;首创了局部晚期直肠癌(MSI-H类型)的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完全缓解率达75%,避免了放化疗、手术和人工肛,颠覆了现有治疗模式;建立了晚期肠癌治疗新体系,创建了高效低毒的维持方案和亚洲方案,成为国际治疗新标准,晚期肠癌生存率与国际顶尖的安德森癌症中心达相同水平。

徐瑞华教授还创新了消化肿瘤免疫治疗体系,引领国际消化肿瘤免疫治疗发展。他通过鉴定TMB、POLE/POLD突变等标志物,精准筛选免疫治疗敏感亚型,大幅提高PD-1抗体疗效;首创了食管癌中国免疫联合方案,取得全球最高有效率72%,已成为食管癌治疗应用最广泛的方案;建立了食管癌EGIC分型,可以指导精准免疫治疗策略,引领该领域的发展;发现Claudin18.2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Claudin18.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获益,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型靶向治疗药物,丰富了晚期胃癌治疗精准化手段;揭示了免疫逃逸新机制并推动了药物的开发,发现甲硫氨酸限制饮食可抑制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及VISTA的表达,增强抗肿瘤免疫及抗PD1的治疗效果;鉴定出免疫治疗增效肠道活性菌RX-af01,成果已转化;负责国产创新药PD-1抗体(特瑞普利单抗)临床研究,这一新药已在2023年10月28日获美国FDA批准在美国上市,这是中国原研生物单抗首次获得美国批准上市。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于1994年3月30日成立的社会公益性慈善基金,旨在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促进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钱学森、吴孟超、袁隆平、彭士禄、徐光宪、钟南山等一批著名科学家都曾获此殊荣。(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李文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