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30日电 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近日发布了《自然》“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其中科研城市及都市圈的最新名单显示,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跃升至全球第8位。
根据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所追踪的82种自然科学期刊上的科研产出情况,广州近年来从2018年的第15位,至2022年首度跻身全球前10强,今年再进2位,已赶超东京都市圈和巴黎都市圈。与去年同比,今年广州的论文贡献份额首次突破千位数,达到1113.07,增速高达29%,是增速最快的前三位中国城市之一。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聚焦“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推动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广深港”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四年居第2位。
近年来,广州着力打造以广州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以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骨干,以多家重大创新平台为基础的“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同时广州出台实施《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优化提升方案》,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递补支持”,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在生命健康、深海空天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创新成果。202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广州获奖143项,占全省65%,首次包揽突出贡献奖和特等奖。
据悉,今年3月,《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培育体系工作方案》印发,2024—2028年连续五年,广州将投入市财政经费共计近10亿元,实施基础研究人才“启航”“续航”“领航”计划,旨在阶梯式培育一批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基础研究人才。
广州还与广东省联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建设,支持广州地区优势科研单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全国竞争,截至2022年底,累计市级投入经费超1.6亿元,累计获得资助超7.7亿元。广州地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数量,已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第三。
据广州市科技局透露,2025—2028年,该计划将进一步优化提升“市、校、院、企”多元共建的协同创新体系,预计通过2.4亿元市财政经费,引导撬动社会经费投入超24亿元,放大比例超10倍。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张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