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早晨,家住云贵高原六盘水水城区新桥街道的张巧巧换上厚外套,走下楼梯,穿过新业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约5分钟便来到贵州思博服饰有限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与她一起在思博服饰流水线上工作的员工有96人,其中61人是来自新桥街道新业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在“粤黔协作”的时代浪潮中,他们不仅完成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华丽转身,也实现了家门口上班的心愿。
张巧巧今年26岁,家住安置点8号楼,丈夫在附近县城打工,刚刚一岁的小宝宝由母亲跟随照管。此前,她曾在省城贵阳从事销售员工作,平均月薪为5000元左右,除去租房和伙食以及交通费用,真正落在口袋里的不到一半,关键是无法照顾到远在水城区的老人和孩子。
今年5月,思博服饰在新桥街道新业社区投产的消息传出后,已经从贵阳辞职的张巧巧赶紧前往工厂打探,得知工资收入与她在贵阳时不差上下,于是果断报名。“刚来时,心里有点怕针车,怕扎到自己的手,但很快就习惯了,踩到最快也嫌慢。”针车岗位上,张巧巧一边走线,一边跟记者说。“上个月,我的底薪加绩效奖为4800元,这个月争取更高一些。”
刘永强是水城区新桥街道新业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思博服饰的到来不仅让社区群众有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巩固了脱贫致富的基础,也给社区集体每年增加超过10万元的收益,而且还盘活了社区的闲置资产,可谓一子落而盘活!”刘永强表示,思博服饰落地新业社区,多亏了粤黔协作工作队六盘水工作组的帮忙。
2021年,中央重新调整新一轮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相隔千里的中山市与六盘水牵手。结对帮扶工作中,中山六盘水工作组与水城区实地调研了新业社区,发现社区闲置物业后,决定到广东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产的同时,解决搬迁安置点农民就业难题。考察多个项目后,总部位于广州的思博服饰被成功引入六盘水新业社区。
“我们来探厂时,新业社区已经将闲置物业装扮一新,达到了‘拎包入住’的条件。”思博服饰新业社区加工厂厂长蒙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蒙磊认为,选择在千里之外的六盘水设厂,一方面是公司总部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的号召,抓住机遇谋求更大的的发展;另一方面,思博服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六盘水设厂,虽然增加了运输成本,但可享受东西部协作政策,减少人力资源和厂房租金等开支。
据悉,思博服饰落地六盘水后,已经获得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超过10万元,公司利用这些资金,加大了人才的培养和招引。有了人才的储备,未来的两三年内,思博服饰计划在当地增值扩产,新增就业人数超过400人。新桥街道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经济开发区,平均海拔1700米,于2020年3月21日挂牌成立,总人口21982人,辖5个社区(居委)77个村民组,其中3个为易扶搬迁安置社区,共安置来自花戛、猴场、蟠龙、米箩等11个乡镇(街道)的搬迁户2933户13512人。
“六盘水市水城区是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的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也是粤黔协作,中山市对口帮扶六盘水市的重点区。我们正在聚集多方力量,将思博服饰这个点,打造成东西部协作,粤黔携手促振兴的典型案例。”粤黔协作工作队六盘水工作组组长曾庆文满怀信心地说。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张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