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全面交付暨集成电路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广州市副市长江智涛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华南理工大学以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为新契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力,加速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成为支撑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的主力军;以深化新工科改革为突破口,依托广州国际校区新工科教育实验田,充分发挥学校“以工见长”的学科优势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域优势,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着力打造一流的新工科学科专业集群,培养一流的新工科领军人才和产业领袖,服务广东制造业当家,成为广州“制造业立市”的排头兵;以广州国际校区交付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在地国际化办学这一新范式,产出更多高水平创新成果,更加积极融入并推动广州市的城市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在致辞中表示,广州国际校区全面交付、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既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举全校之力全面推进广州国际校区率先加快发展,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先行示范区,把集成电路学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高地。
据介绍,广州国际校区于2017年3月15日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签约共建,承担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试验田”“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新路子”的职责和使命。六年来,广州国际校区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推行“在地国际化”办学新范式,扎根南粤,放眼全球,汇聚资源,改革创新,着力为广东、为国家乃至为世界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新方案;着眼培养世界一流的新工科领军人才,落实“学生永远在C位”的理念,实施新工科F计划,提供与国际一流大学同质等效的全英教学环境和教学品质,打造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形成品质一流的国际化育人社区;突出“高精尖缺”全球延揽人才,已引进包括发达国家院士及顶尖大师在内的大批高层次人才,汇聚一批由战略科学家及院士领衔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形成高水平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科技创新体系。
与会领导嘉宾还为华南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揭牌。华南理工大学于1958年创办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全国最早成立该专业的10所工科院校之一,是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学科,获批 “教育部-工信部集成电路急缺人才培养专项”实施单位,“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等办学资质。
以此次揭牌为新起点,华南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将建设集“人才培养-人才集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一体化的集成电路高等研究院,连同华南理工大学在微电子、电信、机械、自动化、材料、化工、物理、计算机、软件等工科方面的传统优势学科,开展跨学科的深度合作。
在揭牌现场,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75级物理系校友刘志宏,1982级物理系校友马志坚向母校捐赠。两人分别向华南理工大学捐赠178万股、36万股概伦电子股票,设立“共志励新教育基金”,用于支持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的建设发展,包括奖励学院优秀师生,支持与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相关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学科建设、国际合作,以及设立相关学术论坛等。(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李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