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17日,清华大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等共同主办的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
大会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零碳持续发展”为主题,积极应对新形势下能源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旭东、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余建国等领导专家,与来自国家能源局、清华大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学会及新闻媒体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近800人参加了大会。
大会开幕式上,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首先致辞。向海平指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对新时代我国能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希望南方电网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续发挥各自业务和专业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努力推进我国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希望各位专家和嘉宾利用本次大会,充分交流思想、探讨思路、凝聚共识,为我国能源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旭东出席大会并致辞。他指出,在党中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科技系统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科技战略布局。他期盼与会人员能继续保持科技创新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加强央地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期盼各单位积极参与广东各项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在能源产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余建国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一年,南方电网积极落实“双碳”目标,全面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力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初步建成清洁能源消纳比重最高的世界级湾区电网,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他指出,南方电网将科学有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加快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支持新能源加速开发,构建多能协同互补、源网荷储互动、多网融合互联的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尤政院士作视频致辞。他指出,过去的六年,我们参与推进了多个能源标准的制定工作,满足能源互联网领域技术创新需求与相关文件编制,积极参与和推动多个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的实施落地。尤政院士对所有成员单位表示由衷感谢。他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与会各方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互联网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关注双碳为能源互联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找准未来前进目标和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作了题为《透明电网的建设思考》的主旨报告。李院士从透明电网提出的背景入手,介绍了透明电网的研究成果,包括小微智能传感器、智能设备与设备智能化、强大的软件系统,提出了关于透明电网建设下一步的思考。李院士表示,要坚定不移发展智能传感,实现智能信息采集,着力发展设备的智能化,研发电网的“超级大脑”。
清华大学江亿院士作了题为《充分挖掘利用终端资源 解决风电光电消纳难题》的主旨报告。江院士对电源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私家车、建筑等终端承担调峰任务,并提出了采用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的电网调节方法。
会议开幕式由联盟秘书长高文胜主持。会议期间,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代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和联盟正式发布了《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本报告系统、全面展示了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最新动态和现状,旨在助推能源互联网学术研究、技术创新、产品落地更快速健康发展,凝聚社会各界对能源互联网的共识,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提供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思考。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郑彩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