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五院重症病房中的生命“保卫战”

中大五院重症病房中的生命“保卫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28 16: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ICU在普通大众眼中,似乎总是带着神秘的气息。平静的病房里,看似只有各式仪器的提示音,真正的厮杀却随时可能发生在病人的体内。这就需要有人24小时监测病人身体的变化,ICU医护人员就是这样一群人:行走在生死边缘,专注于瞬息万变的病情,聚焦可能的问题所在,快速让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中大五院ICU张慧涛副主任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率上升,与往年同期比较,老年危重病患的数量有上升趋势,部分患有严重基础疾病者病情明显加重。我们不仅要尽全力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要关注病人的‘吃喝拉撒’。与此同时,科里部分医护人员病倒了,我们的工作量一下子翻了好几番。医院的ICU病房连日来均处于满床状态。”

血压是人体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正常人的收缩压通常在120mmHg左右,但ICU内的患者在多种药物的维持下血压也仅在80-90mmHg,有时还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或人工心肺(ECMO)辅助治疗。

87岁的王老爷子是病房内年纪最大的一位患者,他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本次又合并了脓毒症休克入院。入院前他曾出现了心脏骤停,经过医护人员20多个日夜的精准治疗和悉心照护,患者目前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明显好转。

“值班医护人员实行“三班倒”,24小时有人安全值守。现在科里部分医护人员带病上班,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医院亦尽最大的努力统筹协调,做好人力调配,目前已抽调了多名医护人员增援ICU,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张慧涛说到。

病房内,每个人的工作都有条不紊。面对减员情况,ICU医护团队相互支持,医疗护理工作绝不打折扣。他们不时到病人床前,细心观察着每位患者的体征状况......生怕错过一丝细微的变化。

22日晚上11点左右,住院总医师覃偲偲接到了外院的求助电话:有一名年轻人剧烈运动后出现心脏骤停,正在持续心肺复苏中,需要人工心肺(ECMO)辅助治疗。张慧涛副主任和科室ECMO小组成员立即携带相关设备到现场抢救,并在ECMO辅助下将患者安全转运回医院ICU。在大家齐心合力的救治下,患者目前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拟于近日撤离ECMO,不日将转到普通病房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我们一直在全力救治。每位同事都是好样的,大家团结一致,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张慧涛表示。(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