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又一岁啦——双肺移植获新生

潘伯又一岁啦——双肺移植获新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18 20: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肺移植团队为68岁的患者潘某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生日会,庆祝他的“1岁”生日。潘伯见到医护人员的那一刻,激动地张开双臂,与大家拥抱在一起。

去年今日是潘某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后的第一天。一年以来,他彻底摆脱了间质性肺疾病的折磨,告别了高流量吸氧装备,享受来之不易的自由呼吸。“当时,患者病情已进展至不可逆期、终末期肺疾病状态,持续高流量给氧下氧饱和度维持困难,无法耐受任何轻微活动,因病史长,反复合并感染,导致他已存在多重耐药菌。”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外科主任、胸外科主任、肺移植团队负责人曹庆东教授介绍,潘某当时辗转多地求医,病情已经十分危急,已高流量吸氧3个多月,随时有生命危险。

经过多次反复配型,远在广西南宁的大爱捐赠者的肺源配型成功。2021年4月17日,一场空中生命接力在桂粤三地上演。双肺脏从南宁到深圳,再经过约20分钟的直升机空运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前后约110分钟,为生命抢救赢得了非常宝贵的时间。肺脏转运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后,医护人员立即为潘伯进行了双肺移植手术。5.5个小时之后,随着血液的注入,供体肺逐渐变得红润,开始正常工作。

“术后呼吸是一种享受,术前呼吸是一种痛苦。”这是去年潘伯出院时真切的体会。一年过去了,他说:“真是太痛苦了,我曾一度失去活下去的信心,我要感谢大爱捐赠者和医护人员,是他们给了我新生。我想通过自身的经历,给更多不幸的患友一点鼓励,希望他们坚强地活着,希望他们也能重获新生。”

“感谢患者的信任,见到他从原来的奄奄一息、呼吸困难到现在的充满活力,我们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最后一道防线,能够为像潘伯这样的患者守住这最后一道防线,我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与潘伯重逢,见到他身心健康,曹庆东教授内心抑制不住地欣喜。(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