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广东海洋经济如何继续全国领先?这份《规划》安排上了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已连续26年居全国第一,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五年,广东还要加快海洋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海洋旅游产业集群。

未来5年广东海洋经济如何继续全国领先?这份《规划》安排上了

来源: 南方Plus
2021-12-15 10: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已连续26年居全国第一,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中提出一系列发展目标,到2025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将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并将建成海洋高端产业集聚、海洋科技创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四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10个,打造5个千亿级以上的海洋产业集群。

未来5年,广东将建立起海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自然保护地面积将达49万公顷。广东还将建成2个省级及以上海洋综合试验场,3个海洋科普与教育基地,3个海洋博物馆。

展望2035年,广东省将全面建成海洋强省。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球前列,建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成为代表我国参与全球海洋经济竞争的核心区。

陆海统筹

加快形成“一核、两极、三带、四区”空间布局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划》是指导“十四五”时期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广东将推动陆海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一核、两极、三带、四区”的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一方面,要着力提升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依托深港、广佛、珠澳极点和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为载体,共同建设高端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推动广州打造世界海洋创新之都,构建江海联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带,形成海洋科技创新和综合管理与公共服务高地。支持深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建设“蛇口—前海—海洋新城—光明”西部海洋科技创新走廊和“盐田—大鹏—深汕”东部向海发展走廊,吸引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规划》突出双城联动、强化多点支撑,提出要加强广州、深圳重大涉海产业、基础设施、平台和政策对接,推动海洋经济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支持珠海、惠州、东莞、中山和江门立足本地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争创各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

另一方面,以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快打造东西两翼海洋经济发展极,统筹涉海基础设施建设、海洋产业布局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粤港澳大湾区串珠成链,形成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未来5年,广东还将依托不同海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由近及远、梯次开发,统筹开发海岸带、近海海域经济带和深远海海域经济带,形成各具特色的三大海洋保护开发带。

不仅如此,广东还将以各类园区、开发区为载体,以产业链条为牵引,集聚海洋产业资源,建设海洋高端产业集聚示范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四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其中,围绕临海绿色石化、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上风电、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广东将打造2—3个海洋高端产业集聚示范区,重点示范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涉海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等内容,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的企业、国内领先的品牌和行业标准。

珠海市所在的珠三角核心区,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引擎

抢占先机

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以打造海洋产业集群为抓手,广东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广东产业体系新支柱。

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重点是要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广东将培育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引导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

这其中,《规划》提出要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推动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开发,力争到2025年底累计建成投产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加快建设阳江、粤东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省风电整机制造年产能达到900台(套)。

《规划》同时提出,要打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增强高端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和建造能力,加快向中高端海工产品和项目总承包转型,加快形成产值超千亿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未来五年,广东还要加快海洋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海洋旅游产业集群。

广东还将推进央地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加快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海洋油气化工产业集群。吸引国际大型油服企业在广东设立区域总部。打造以广州、惠州、湛江、茂名和揭阳等为核心的沿海石化产业带,形成“一带、两翼、五基地、多园区协同发展”特色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实施质量品牌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品牌响、质量优、效益高的石化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五年,广东将高质量建设“粤海粮仓”,布局珠三角沿海和粤东粤西两翼深水网箱产业集聚区、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海洋渔业产业集群。聚焦种业“卡脖子”关键问题,实施“粤种强芯”工程,实现建设水产种业强省目标。

绿色低碳

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记者留意到,“绿色”“低碳”是《规划》的另一组关键词。《规划》提到,要加快推进海洋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提升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促进海洋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在高水平保护与修复海洋自然资源方面,广东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整合以珍稀物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保护野生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保护、恢复和改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同时,广东还将持续开展“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效果监测评估,重点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魅力沙滩打造、海堤生态化、滨海湿地恢复以及美丽海湾建设等“五大工程”。《规划》中提到,我省将通过探索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产权等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修复领域。

在高效率利用海洋自然资源方面,《规划》提出要持续推进海洋资源科学配置,建立和培育海洋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完善全民所有海洋资源资产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政策。健全海砂、无居民海岛和养殖用海等海洋资源使用权招拍挂制度。强化海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范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秩序。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新增围填海。

此外,还要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实施海洋资源差别化有偿使用,通过价格杠杆约束粗放利用,激励节约集约使用海洋资源。推行海域空间立体开发和混合利用,盘活利用低效闲置的港口岸线、海域海岛资源,定期开展闲置用海调查,引导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记者】 黄叙浩

(黄叙浩)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