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项全国、全省首创清单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综合改革五周年硕果累累

发布20项全国、全省首创清单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综合改革五周年硕果累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7-14 19: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3日,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五周年成果新闻发布会在黄埔区融媒体中心举办,现场发布该区知识产权综合改革五周年成效及全国、全省首创清单和“百大专利”榜单。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召开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五周年成果新闻发布会。李剑锋 摄

五年来,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田硕果累累:年专利申请量由1.39万件提高到3.52万件,增长1.54倍;年专利授权量由6700多件提高到2.26万件,增长2.33倍。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由1.48亿元提高到26.13亿元,增长16.66倍。全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由9家到74家,增长7.22倍。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用生动“黄埔实践”探索和丰富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聚集最齐备保护要素

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

“当前,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要素最齐备的区域之一,形成集行政、司法、调解、仲裁、行业自律为一体的知识产权大协同大保护格局。”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近五年来,该区引进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广州知识产权公证处等一批国家、省、市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成立粤港澳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组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联盟和政企联合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全方面的覆盖。

与此同时,广州区知识产权局联合公安、海关等多部门合作,常态化开展打击侵权假冒行动,搭建知识产权司法案件诉前、诉中调解合作机制,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推行惩罚性赔偿制度。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示范庭庭审。(受访者供图)

让“知本”变资本

创新全链条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以前专利证明对我们来说就只是几张纸,知识产权证券化让无形的‘知识产权’真正有了‘身价’。相比传统融资渠道,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融资期限更长,使用范围更广,企业自主性强,有利于科技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或进行战略性布局。”长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监陆序怀说,去年公司利用证券化融资资金快速与芯片厂商对接,扩大采购份额,提前锁定了一批芯片库存,为公司芯片供应链提供了提前起跑的动力与空间。

为了助力科技中小企业变“知本”为资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打造出一套贯穿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基金—质押融资—证券化—上市辅导—海外保险”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链。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300家

构建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李剑锋 摄

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高价值专利创造,该区引进了国内知识产权泰斗吴汉东教授领衔的广东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知识产权高端智库。目前,全区聚集300多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包括20多家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和7家境外优质机构,拥有3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

近年来,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依托中新知识城上升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的契机,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知识产权合作交流。该区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联盟,积极承办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 推动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投入运营;举办“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交流分享会9场,宣传推介知识产权综合改革经验,讲好知识产权黄埔故事。

创新推出20项首创清单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黄埔经验”

经梳理、遴选, 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5年来知识产权综合改革成果形成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全国首创清单和广东全省首创清单各十项。

“全国首创清单可以用三个‘高’来概括:高起点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示范、高质量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局长林东勇介绍。

与全国首创清单不同,广东全省首创清单则更有“新”意。成为全省唯一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同意开展专利代理领域对外开放试点区域,推出全省首家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首个知识产权检察室和知识产权公证处……一系列“新试点”和“新举措”为该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开创了新局面。

当天发布会还发布了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百大专利”榜单,包括“腔体式微波器件”“超宽带双频合路器”等100项专利。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