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举行庆祝建党百年“七一”表彰大会 758位党员及党务工作者、99个党支部及二级党委获得表彰

中山大学举行庆祝建党百年“七一”表彰大会 758位党员及党务工作者、99个党支部及二级党委获得表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7-01 16: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会现场 严瑾摄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 肖遥摄

林浩然院士讲述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繁育和近海养殖的故事 肖遥摄

新党员入党宣誓和正式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6月30日,中山大学举行隆重的仪式,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并表彰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事业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向先进学习、以典型为标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奋进。

大会表彰了758位党员及党务工作者、99个党支部及二级党委,并以先进典型讲述感人故事的形式教育和激励更多的师生党员,传递基层党员无私奉献、克难攻坚的优秀品质,伴随着歌声营造的浓厚庆祝氛围,党员同志心中的信仰更加坚定,为党的事业献身的意志得到升华。

15时整,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中山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拉开序幕。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首先发表讲话,他向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获得表彰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全体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随后,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俊宣读了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的表彰决定:对丁文俊等664名优秀共产党员、李丹婕等9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等87个先进党支部,以及外国语学院党委等12个先进二级党组织予以表彰。罗俊号召中山大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对标优秀、学习先进,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做出新的贡献。

在随后的活动中,大会以“百年初心”“百年征程”“百年梦想”三个篇章渐次展开,通过主持人现场采访的方式展现优秀代表事迹,“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优秀个人代表和先进集体代表等先后上台分享了他们的光荣事迹和感人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了教育意义和振奋人心的力量。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浩然被誉为中国“石斑鱼之父”,他回忆自己带领团队攻克中国石斑鱼育种的科学难题,70多岁的他当年还坚持到海上捕捞育种鱼苗。他说:“我今年84岁,但是我身体很硬朗,觉得还年轻,可以为党的事业继续奋斗下去。”

在去年抗击新冠疫情当中,中山大学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有的在一线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有的在实验室鏖战病毒,为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贡献,涌现出一批先进代表,如管向东、许可慰、姚麟、成守珍等先进个人以及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三医院等先进集体,得到了党和国家表彰。

当右脚受伤、打着石膏的成守珍走上舞台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2003年她参加抗击非典,去年她又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及至5月下旬以来她再次投身于广州、佛山、东莞等地抗疫行动。2021年5月12日,成守珍获得了南丁格尔奖章。她说,最大的欣慰和感动是抗疫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听党话、跟党走的青年白衣战士。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郝雅娟讲述了学院党委和支部在支撑学科发展、科研团队建设和保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的科技项目中起到的战斗堡垒作用。“比如天琴计划激光测距站刚建好时,上山公路不通车,为了争分夺秒做科研,师生们每次徒步上台站。党员教师与学生主动结对子组成保障组,运送物资上山。”

作为一名年轻优秀党员代表,多个重任在肩,中山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郑跃说,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山大学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从过去‘你们学校能做吗’到现在很多重要的科技项目‘国家首先想到’我们。”

刚刚代表中山大学参加完央视《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的郑鸿祥说:“借这次比赛契机,我系统研读了数十本党史书籍,绘制数十张思维导图,加深了对百年党史的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我们才拥有了‘平静的书桌’。”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陈春声领誓,新党员代表入党宣誓,线上线下所有正式党员在主会场和分会场一同重温入党誓词,现场庄严神圣。面向鲜红的党旗,掷地有声的誓言将表彰大会推向高潮。

除了在表彰大会上表达对党的生日浓浓祝福,奋战在三校区五校园以外的来自北京、上海、新疆、菲律宾、南非好望角等省市、国家和地区的中山大学党员同志通过视频,献上自己对党的生日最真挚的祝福。

表彰大会还穿插了精心组织的红色主题文艺节目。来自中山大学艺术学院、中山大学教工合唱团、中山大学学生舞蹈团师生们为表彰大会献上了气势如虹、催人奋进的歌舞。最后,现场所有人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彰大会在令人激动振奋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据了解,中山大学约400余党员代表和师生代表参加了这次庆祝大会。同时,因受疫情影响,此次表彰大会还以线上方式向三校区五校园的师生全程直播。(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