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五一”假期,广东地区天气晴雨相间,气温舒适宜人,民众出游热情和消费信心显著提升,全省各级文化旅游部门丰富假日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规范市场秩序,全省文化旅游市场进一步复苏回暖,运行平稳有序。
经初步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五天(5月1日-5日),广东省共接待游客4278.1万人次(同比增长129.8%,较2019年同期增长11.6%,以下均按可比口径,下同),收入265.2亿元(同比增长156.0%,较2019年同期增长13.7%)。纳入监测的150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1162.1万人次(同比增长239.2%,较2019年同期增长8.6%);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接待游客104.9万人次(同比增长176.7%,较2019年同期增长4.9%);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重点区域接待游客209.2万人次(同比增长100.6%,较2019年同期增长3.4%);纳入监测的71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110.7万人次;纳入监测的75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78.5万人次。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省文旅部门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在“五一”期间推出一批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和线路。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推出广东红色文旅护照和“万里红途”研学营活动。广州正式发布20条红色经典旅游线路,策划组织“学百年党史•游千年广州”—2021年广州导游红色文化传承传播系列活动,引导旅行社组织开展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广州市演出电影公司精选47部红色影片在下属各影院放映,各文博场馆在“五一”假期推出红色讲堂、红色研学、红色展陈、红色诵读、红色故事会、追寻革命足迹等系列活动。梅州市叶剑英纪念园、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等革命旧址、烈士陵园、博物馆等游人如织,在学习党史、缅怀英烈中传承红色基因。
南粤古驿道旅游深受青睐
五一期间,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信息服务总站正式开放。该总站位于广州荔湾珠江白鹅潭畔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西堤,主体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展览厅,以图文、视频等方式全面介绍展示游径的由来,以及线路、遗产点和相关的历史信息、故事,以及2016年广东启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以来古驿道建设的重要成果,游客通过展览可初步了解大湾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质,并可通过展览信息的具体指引进一步到各游径点实地游览、深入了解,假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打卡。韶关市南雄珠玑古巷•梅关古道景区推出“踏春寻宝游戏”,推出沉浸式旅游,让广大游客在古驿道旅游中寓教于乐。
滨海游、乡村游人气高涨
“五一”假期前期,全省天气晴好,阳江市海陵岛大角湾、惠州巽寮湾、茂名放鸡岛等滨海旅游景区深受游客青睐。湛江沿海岸线乡村景点成为广大游客市民的重要出游目的地,徐闻菠萝的海、中国大陆最南端角尾乡、硇洲岛、特呈岛等乡村旅游景点是游客热衷选择的目的地。各乡村旅游点也纷纷举办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来吸引游客,如坡头区阳光玫瑰生态园、遂溪螺岗小镇等地通过休闲娱乐、观光采摘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乡村美丽的生态风光,享受赏农家景、品农家菜、摘农家果、钓农家鱼等活动的乐趣。
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
全省各地继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文化艺术和红色研学等活动丰富多彩。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粤山秀水 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虾兵•蟹将》”等科学有趣展览,吸引了众多青少年朋友前来参观学习。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探索阅读新领域——2021年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优秀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广东省文化馆联盟联合全省各级文化馆,采取“统一主题、统一口号、统一宣传、统一行动”的方式,举办“走进文化馆”宣传展示、“我和文化馆”征文、“文化馆老友记”招募推广、“小镜头•粤文化”影像作品征集、“文化馆进万家”百场文化服务进社区等5项活动,宣传推广文化馆服务,展示新时代文化馆崭新面貌和公益服务形象。韶关市举办系列“非遗”活动,市级传承人黄家庆在珠玑古巷古榕树下讲述国家级非遗项目民间传说《珠玑巷人南迁传说》。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办、省演出有限公司和广东艺术剧院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童心向党’——广东省第六届少儿舞蹈大赛”,吸引了全省210部原创少儿舞蹈作品、近5000个家庭的少儿参加比赛,共约40多万观众观看了8场现场比赛和线上直播,丰富了全省少年儿童假期文化生活。(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