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40多个大项目5000多亿元投向惠州

今年以来40多个大项目5000多亿元投向惠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06 16: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尽管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今年以来外商投资惠州热情不减。惠州有优越的区位、产业和环境,对大项目产生独特的吸引力。今年以来,众多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和项目纷纷抢滩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掀起一股重大项目落户潮。

今年4月以来,惠州在大项目开工、签约上捷报频传:百亿美元级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动工、计划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惠州湾产业新城项目签约、总投资820亿元的恒力集团石化中下游及新材料项目签约,总投资约300亿元的合生-珠江国际智慧冷链交易基地项目签约、总投资约600亿元的万有(惠州)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签约。……

10月28日,由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投资150亿元打造的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在博罗县石湾镇动工。项目主要致力于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设计,以及铜箔、精密铜线、低氧光亮铜杆、高铁架空导线和硅晶圆片等产品制造。

正威项目动工,标志着惠州重大项目建设又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以来,在国际经贸摩擦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惠州抢抓“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掀起大项目落户潮。从4月中旬至今,40多个大项目、5000多亿元投向惠州。

“进驻惠州是正威深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步。”全国政协委员、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惠州是香港、澳门及广州、深圳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资金流、信息流扩散及转移的首选之地。

9月11日,总投资约600亿元的万有(惠州)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落户惠州。“万有看中的是惠州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消费市场。”万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万成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地处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金三角地带,被世界级机场群、高速、高铁、城轨立体交通网络环抱,是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消费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正是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绝佳之地。

据惠州市工信局统计数据,截止今年9月底,惠州市统计在库的工业建设项目有1017宗,其中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5宗,还有一批优质项目在筹备建设中。今年1-9月,惠州市工业投资增长21.4%,在珠三角排第2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以来,惠州“2+1”产业集群至少迎来13个50亿元以上大项目签约落户或动工建设,为惠州未来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用8-10年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两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再加上生命健康产业,即“2+1”现代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形成产业链相关企业的竞争优势。一年多来,惠州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选资,引进龙头带动型和创新型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打造大集群之链。

今年4月,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动工;5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签约,再加上随后落地的恒力PTA项目,不仅推动惠州石化基地规模再上一个新台阶,更拉长了大亚湾石化区的中下游产业链。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电子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目标产业中,众多行业都与石化产业有关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认为,“巨无霸”石化项目的落地,有利于大亚湾实现原料“就地取材、隔墙供应”,与各产业集群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共生发展。

站在新基建的风口,惠州抓住列入省“双核九中心”中的“一中心”的重要发展机遇,以力争到2025年建成“湾区智谷”为目标,大力构建从“5G网络—终端设备—配套器件—场景应用”的5G产业生态,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惠州设立推进5G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动5G网络建设,加快产业项目引进。在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今年4月以来以近乎“一个月签一个项目”的速度,先后落户了5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超250亿元。目前,惠州有5G+应用项目近20项,涵盖工业、农业、交通、教育、医疗、文体、政务与公用事业等领域。

在加强产业链招商选资的同时,惠州实施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将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中韩产业园3个国家级产业园相连,并结合7个县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集中度较高的“特色产业园”,全力打造多点支撑、国内一流的“2+1”产业集群。

今年疫情期间,国内外很多企业的办公地点转移到家里,需要配置新的电脑及电脑外设,相关零部件产品需求量急剧增大,在关键零部件具备规模生产能力的惠州市正牌科电有限公司受到业界青睐。1-8月,正牌科电出口销售额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出口销售额,预计今年全年出口销售额将在去年基础上翻一番。

正牌科电专攻高科技产品,每年在科研投入方面占营业收入的8%以上,拥有国际和国内专利多达257项。这种以自身科创实力为发展基石的生产模式,降低了从全球采购零部件和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凸显了特别时期的特别竞争力,正是惠州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链通双循环的生动写照。

大项目的引进对惠州加快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建成后,生产的高熔融指数均聚聚丙烯将填补国内空白,均聚聚丙烯作为基础的化学工业原料,需要强大的中下游精细化工企业对其产品进行消化,将进一步拉伸大亚湾石化区的中下游产业链。“惠州已成为国内外石化巨头追逐的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上的重要节点。”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如是说。

同时,惠州市积极贯彻落实省“稳外贸20条”“稳外资12条”政策措施、制定实施《惠州市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实施细则》及资金申报指引,帮助在惠的外贸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和多元化国际市场,增强企业抵御贸易风险能力。

今年上半年,惠州市外贸龙头企业逆势增长。如TCL王牌公司,5、6、7月单月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4%、27.6%、37.7%,伯恩光学1-7月进出口同比增长30.4%,亿纬集能顺利投产并提前实现100%达产、1-7月进出口同比增长26倍。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