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新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最快一周办结

黄埔:新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最快一周办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06 08: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率先在全国区县级范围内出台首个针对新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广州市黄埔区新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试行办法》。有别于传统事业单位,新型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以非营利目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活动,不设定编制,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

目前,黄埔区已陆续开展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等多所新型事业单位的登记工作。

据介绍,当前,黄埔区正加速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创造平台建设,区内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高技能人才培育产业蓬勃发展,政府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举办的一系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项目密集落地。做好这类新型研发机构的登记及管理,将进一步优化黄埔区营商环境,在全力争创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为此,黄埔区聚焦区域发展需求,结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设立登记的相关工作要求,创新推出该《办法》。

《办法》就新型事业单位的概念、登记管辖权、登记程序、监管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确保该类单位“设得快、办得好、管得住”,为提高区内国有资产使用效能、推动区域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以前我们区要设立新型事业单位,因为政策依据不充分,项目从申请设立到机构落地进行法人登记所需时间较长。现在《办法》出台后,最快仅需一周,极大提高了机构落地速度。”黄埔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徐洪成表示,速度的提升得益于制度上的改革尝试。

对于一直以来制约新型事业单位落地的登记管辖权问题,黄埔区构筑起全新审批及登记体系——

《办法》明确,黄埔区政府最大限度综合运用相关规章和文件的授权,按机构名称中是冠以“黄埔区”还是“广东省”“广州市”字样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设立审批,有效破除地区因“小头戴大帽”而无法设立登记较高规格机构的问题掣肘,使各规格、各类型的新型事业单位均“设得了、设得快”,为黄埔区推进高水平创新研究院集群筑巢引凤。

仅今年下半年以来,黄埔区就已登记设立4所新型研发机构,后续还将有更多同类型机构落地设立登记。

除了“设得快”,还得要“办得好”。《办法》对新型事业单位的名称、经费来源、宗旨及业务范围、举办单位、住所、从业资质、申办程序以及提交材料的具体要求等一一作了详细规范,从源头上规范登记行为。

此外,明确建立起多维监管模式,由登记机关、举办单位以及各业务主管单位各司其职,对新型事业单位开展监督,确保新型事业单位在辖区内依法开展活动,实现“办得好”并且“管得住”。

在严格按照《办法》进行登记管理的同时,黄埔区委编办还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提前介入的方式对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提供全流程、精细化的业务指导,全面配合支持项目落地,协助事业单位顺利办理法人登记,切实为黄埔区经济发展建设保驾护航。

“通过不断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使各高水平院校及科研院所愿意来,各类高精尖研发项目以及科研成果在黄埔能够得到良好培育和利用转化,切实助力黄埔区产业发展升级及营商环境优化。”黄埔区委编办主任黎集慧说。(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