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民族管弦乐团演绎《英雄泪》 为特区40周年献礼

珠海民族管弦乐团演绎《英雄泪》 为特区40周年献礼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27 20: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6日晚,由著名作曲家、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领衔,著名指挥家彭菲执棒珠海演艺集团旗下的民族管弦乐团,在珠海大剧院上演了一场激昂奋进的大型民乐组曲《英雄泪》,献礼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何占豪是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者之一。此次上演的《英雄泪》,则是他在87岁高龄重新提笔,为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创作的大型民乐协奏曲。

《英雄泪》分别用四个篇章表达毛泽东、朱德、瞿秋白、孙中山四位革命者的内心世界,深情讴歌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所作的不懈努力,颂扬高尚的革命者品格。“我和民乐团的年轻人们,通过这个作品纪念革命先烈,由此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何占豪深情说道。

在珠海经济特区40岁生日这天,年轻的珠海民乐家们在珠海文化地标——珠海大剧院大放异彩,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珠海的文化建设成就。“用这部作品展现乐团的全新面貌,展现珠海年轻一代民乐家们的风采。”珠海演艺集团艺术总监邹建红表示。

《英雄泪》组曲体现了何占豪一贯的创作特点:中西交融、雅俗共赏,旋律优美感人。何占豪秉持“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创作理念,以民族交响乐的形式,讲述现代故事。

当晚的演出大气磅礴、铿锵有力。以《伊犁河畔》为开篇,《蝶恋花》作结,既有抒情优美的慢板,也有活泼跳动的旋律,在如诗般的音乐语言中,缓缓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传递了一种坚毅的力量。

“我亲历了从旧社会发展到新中国这个艰苦卓绝的过程,革命先烈们所作的奋斗、牺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我的创作灵感就源于革命故事。”何占豪说。

在《重上井冈》乐曲开篇前,何占豪特意上台讲述了该曲的创作初衷。这首曲子讲述了曾在井冈山浴血奋战的朱德同志,在革命胜利几十年后,重新踏上井冈山的心路历程。全曲以奏鸣曲式谱成,主部触景生情,是主人公对早年牺牲战友的深情怀念;副部则回忆当年各路红军斗志昂扬会师井岗山的情景。

在何老的讲述以及演奏家们的倾情演绎下,如泣如诉的乐声有了更深的意味。压轴的二胡协奏曲《蝶恋花》则以毛泽东诗词为灵感,表现毛泽东承受爱子毛岸英牺牲的悲痛,以及英雄儿女们与敌人英勇搏斗的壮怀激烈。

“我把故事融入在了音乐作品,用民族交响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希望和年轻人取得共鸣,感受先辈高尚的情怀。这也是献给珠海特区40周年的一份礼物。”何占豪说。

据悉,这也是珠海民族管弦乐团疫情后的首场复演。演出团队阵容强大,集纳了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段皑皑,中央民族乐团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段超,国家二级演奏员李亚秋等国内名家。

“在演奏的时候,我们要把握准作品的情感,当中的悲壮不是绝望,也不是叹息,而是留有憧憬,对革命成功的信心,这对演奏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张天宇说道。“与何老合作排练的过程,我们也上了一堂丰富、有意义的党课。”

张天宇介绍,珠海演艺集团民族管弦乐团成立时间虽不到一年,但每位团员都是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不少成员还是何占豪亲自面试考核录用。“从今年5月开始的紧锣密鼓排练中,年轻人们全情投入,取得了很大进步。这批有专业素养与理想抱负的年轻人,也让何老重燃激情。”张天宇说。

“这些年轻人们专业,拥有高超的技术,同时认真、充满活力,短时间内有这样的演出效果,相当不错。”何占豪希望,未来这部作品也能开展全国巡演,向更多人展示年轻一代音乐家们的风采。

从乐团创团开始,到选拔人员、作品创作,甚至排练、演出,何占豪都全程跟进,并在87岁高龄执笔重新谱写组曲《英雄泪》,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他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老一辈艺术家的敬业、严谨,以及对民乐创作、推广的满腔热情,十分敬佩和感动。”邹建红说。

何占豪自去年开始担任珠海演艺集团艺术顾问。他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刚到珠海时,这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村,如今珠海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当参观珠海博物馆、大剧院等文化地标时,他看到大气、先进的设施和环境,也感受到了政府发展文化事业的务实和决心。“我有责任和使命,振兴我们的民乐文化。”何占豪说。

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珠海演艺集团自去年成立,已推出广受好评的大型原创话剧《龙腾伶仃洋》等作品,为珠海文化事业添砖加瓦,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气质。

邹建红介绍,珠海演艺集团接下来将沉心创作,挖掘珠海本土题材,携手旗下民族管弦乐团、歌舞团、话剧团和粤剧团,推出更多具有广东特色、珠海气质的大型舞台艺术精品。(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