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举办的《数字化驱动下的智慧家庭医生服务报告》发布会上获悉,2020 年,我国将力争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覆盖。 依据《“十三五”全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到 2020 年我国人口总数预计 14.2 亿人左右,按照 120元/人/年的补贴标准,2020 年整个家庭医生基础服务消费潜在市场规模约在1700亿元。
而从家庭医生服务供给市场看,一个区(县)智慧家庭医生工作站的建设成本在 200~800 万元,我国目前县级区划数量为 2851 个,整个配套设备的市场规模在60~230 亿元。
北京国安广传总经理助理肖常红指出,信息化建设是智慧家庭医生工作站的重要内容,包括云平台的架构设计、网关的安装、多终端设备的打通以及服务器的本地化部署。整个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主要围绕数据采集、数据上传、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输出展开。家庭医生能够实现在线签约、档案查询、远程问诊、健康管理、在线随访等;签约居民能够实现电子签约、在线咨询、健康科普学习、在线评价等;地方主管部门也可以实时监督、动态抽查、在线考核等。
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院的数量总和为 71746 家,这两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将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象。
肖常红说“因此,我国家庭医生的潜在市场需求庞大,大量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为了更好地推进家庭医生服务,都需要进行智慧家庭医生工作站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家庭医生和信息化企业去满足居民需求。”
相对于传统家庭医生的诸多弊端,智慧家庭医生对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肖常红指出,智慧家庭医生指以“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整合医疗物联网、数据融合传输交换、云计算、城域网等技术,将医疗基础设施与 IT 基础设施进行融合,实现家庭医生团队绑定、全科及专科医生协同合作的新模式。智慧家庭医生解决了传统家庭医生工作效率低下、医生不足、医疗质量得不到保障及签而不约等问题,有效地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和各服务环节工作效率。
随着智慧医疗技术的快速落地,智慧家庭医生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分级诊疗快速普及的重要领域之一。整个智慧家庭医生产业链建立在传统家庭医生产业之上,形成了一个“To B+To C”的产业链。
通过动脉网•蛋壳研究院近期对市场中对外发布融资信息的30家主流智慧家庭医生企业的投融资数据进行梳理后发现:投资机构普遍看好智慧家庭医生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整个智慧家庭医生行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完善,信息化服务型企业则是目前产业投资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比从2014年开始疯狂生长的纯互联网医疗平台,产业投资早已归于理性,业内一致认为:真正扎根基层做产业互联网的平台,未来或将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尽管智慧家医整个行业还处于成长阶段,但在政策的推动下整体行业发展趋于向好、潜力巨大。据悉,目前在国内家庭医生信息化服务板块,国安广传的渐健家医可谓扎根最深、模式最清晰。
经过三年多的调研、测试及试点,基于中信集团“互联网+”战略,北京国安广传提出了以“渐健家医”智慧工作站为核心的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方案,专注解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服务效能低、规范管理难、居民获得感差等实际痛点,从数据采集、互联互通、规范流程等方面全效提升以家庭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品质。
以湖北十堰为例,在该市引入智慧家庭医生工作站后,基层家庭医生签约、随访及查体工作效率提升5~10倍,社区的整体签约率达到 47%,远远超过 30%的政策标准。且健康管理的覆盖率达到 82%,对重点人群的随访率更是超过了90%,增强了签约居民的获得感。(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