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部聚焦东莞产业题材的大型纪录片《制造时代》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向外界展示了以东莞制造为案例的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探索和成效。3月28日,《制造时代》赏析座谈会在东莞召开,来自国内纪录片制作、新闻传播、经济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片子进行赏析点评,为进一步讲好东莞故事,提升东莞城市形象建言献策。
《制造时代》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策划,共3集。该纪录片围绕“制造”主题,主要讲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一系列在东莞的制造业从业者如产业工人、工程师、创业者、企业家等的奋斗成长故事,以及东莞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品走向世界的故事,将“东莞制造”作为“中国制造”的缩影和样本,以“东莞制造”的转型升级作为中国方案的鲜活案例,呈现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转型探索,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纪录片创作经历两年多时间,总共拍摄了大约15个T的影像素材,合计时长超过580个小时。《制造时代》纪录片总导演宋璋说,摄制组前往美国、德国、越南、瑞士等国家,北京、重庆、香港、广州等城市进行跟踪拍摄。期间,感受到东莞制造乃至中国制造的规模之巨大、体系之完整,感受到东莞人的积极进取、奋勇拼搏、视野开阔,坚韧不拔;感受到工人、商人浓浓的家国情怀。
赏析会上,项目出品方、摄制单位介绍了《制造时代》有关情况,纪录片部分拍摄对象和企业代表发言,专家学者围绕纪录片的故事内容、艺术手法、传播推广以及东莞如何进一步借助纪录片讲好“东莞故事”等提出意见建议。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制造时代》站位高,格局大,用国际视野,讲述东莞元素,故事真实,细节感人,充分展示了东莞的城市形象,是国内最具时代感的纪录片之一。
“通过片子让人感觉到东莞转型升级有奔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将东莞与时代划等号,名副其实,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东莞是制造名城。片子小切口,大场面,涉及到制造业的方方面面,既真实,又看清发展道路的曲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说,《制造时代》反映出对中国制造的讴歌,彰显中国制造的魅力,对外展现了富于活力的正面国家形象。
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表示,东莞以制造业立市,近年来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当前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制造业仍然是东莞发展的根本。《制造时代》以东莞制造为切入口,用纪录片这种国际语言讲述东莞故事,创新了宣传方式,提升了东莞的城市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东莞将充分总结《制造时代》成功经验,继续从小切口做好大宣传,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向外界充分展现“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这一价值追求的内涵,讲好东莞故事。
据悉,《制造时代》在央视播出后,还在腾讯视频上线推广,并剪辑出15个英文字幕短视频在各大媒体热推,持续引发各界热议和良好反响。(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