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打造重大项目多元融资“样板间”

广东湛江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打造重大项目多元融资“样板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3 10: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2日,广东湛江举办“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多元化投融资倍增助力重大项目”推进会。记者在会上获悉,在湛江北站项目创造“债贷联动”典范的基础上,湛江市又有11个重点项目实现100%商业贷款对接全覆盖,通过“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专项债+政策性贷款+商业贷款+担保”多维联动的创新模式,以17.03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撬动853.10亿元银行授信,资金撬动效应高达50.09倍。

“三个百分百”解锁重大项目融资新模式

湛江市通过建立“1小时响应、24小时对接”快速机制,实现有融资需求项目贷款覆盖率100%、新型政策金融工具与商业贷款配套率100%、多重金融工具叠加率100%。

以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投资建设项目为例,0.8亿元新型政策金融工具带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6家银行组团授信37.5亿元;粤财担保公司也积极加入为项目融资进行担保,并吸引湖北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外专业担保机构首次在湛江开展业务,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

“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能快速获得近40亿元银团支持,离不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关键撬动作用。”广东省深海牧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8000万元政策性资金作为‘信用锚’,不仅补足了装备采购资本金缺口,更带动银行将抵押要求降低,让我们能把更多资金投入智能养殖网箱等核心技术研发。”

“金融工具超市”提供全链条融资服务

针对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大、周期跨度长、风险防控难”等痛点,湛江创新构建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专项债+政策性贷款+商业贷款+担保”的多元投融资联动模式:专项债为项目提供了稳定的资金基础,夯实项目启动“压舱石”;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其低利率、长期限和快速投放的特点,为项目注入关键资本金,破解“资本金不足”瓶颈;政策性贷款和商业贷款则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灵活的资金支持,满足差异化融资需要;担保机构的参与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提高了项目融资的可行性。

“我们的海上风电项目同步获得工行、农行等金融机构115.9亿元配套贷款,对我们企业来说非常及时,既保障了资本金充足性,又满足了建设期流动性需求。”新华龙源(徐闻)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湛江的多元投融资联动模式就像一个金融超市,可以自由选择、自由搭配。”

“乘数效应”释放50倍增长动能

目前,湛江首批11个获支持项目已实现贷款“需求必接、应贷尽贷”,斩获853亿元银行授信,已放款170.85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撬动授信达50.09倍,撬动放款达10.03倍,有效推动项目从“蓝图”加速转向“实景”。

农发行湛江分行相关负责人指出:“湛江模式的核心在于以新型政策性工具为‘药引’,激活市场化资金的‘乘数效应’。我们与其他银行组建银团,不仅基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更看重地方政府搭建的风险共担机制。例如,通过专项债覆盖前期基建、政策性工具补足资本金缺口,再配套商业贷款滚动支持,形成了‘长短结合、风险可控’的完整闭环。”该负责人强调,这种模式未来可推广至海上风电、港口等周期长、投资大的基建领域。

据介绍,湛江将持续优化多元融资联动模式,深化政银企协同合作,强化项目全周期资金保障和风险防控,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加快落地见效,为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注入更强动能。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