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火炬走进校园,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师生共启“薪火相传 强国有我”征程

全运火炬走进校园,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师生共启“薪火相传 强国有我”征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1 19: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响应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民全运,同心同行”号召,紧扣十五运会主题口号“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10 月 21 日上午,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师生携手参与十五运会火炬传递活动。

作为大湾区港澳子弟教育的重要阵地,师生们以饱满热情投身其中,用实际行动为全运会预热,让全运精神在粤港澳青年心间生根发芽,彰显大湾区学子共赴体育盛会的同心力量。

活动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帷幕。学校特邀广州天河赤心国旗护卫志愿服务队担任升旗任务。这支队伍的成员均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服役期间担负迎送外国元首、天安门广场国旗升降与警卫、阅兵庆典等国家级仪仗司礼任务。

升旗仪式后,十五运会暨残特奥会火炬传递工作指挥部专家组组长胡伟京致辞。他介绍到,火炬名为“绽放”,顶部以粤港澳三地礼花为型,体现三地联合办赛;底部饰以牡丹,象征国家支持下大湾区的繁荣发展。其火炬传递不仅是体育精神的象征,更是激励大湾区青少年树立家国认同与责任担当的重要载体。

火炬传递仪式共设15棒,火炬接力如一条跃动的火焰纽带,不仅串联起师生们的热情,更凝聚着大湾区多元融合的活力。传递队伍中,既有朝气蓬勃的港澳籍学生,也有深耕教育的中外教师工作者,多元身影诠释着“大湾区一家亲”的理念,让全运精神更具跨地域感染力。

胡伟京专家在发言中表示,一圈校园跑道是成长的刻度,15棒是交接,更是精神的传承,愿全运精神在ASJ长鸣不息,全运精神永驻ASJ照亮未来。

在火炬传递仪式后,全校初中部师生移步参加"逐梦十五运,同书爱国情——全运精神与港人爱国事迹"专题讲座。胡伟京专家系统介绍全运会的发展历程与港人爱国事迹,生动诠释体育精神与爱国情怀。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工作指挥部专家组组长胡伟京在象征式火炬传递仪式上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在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绽放’火炬进校园开展象征性火炬传递,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港澳青少年朋友能近距离接触火炬,了解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概况和火炬设计的理念。”

胡伟京组长还为学校的港澳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通过视频讲述了国歌诞生的故事,播放了反映共产党人为香港回归和实现“一国两制”而不懈奋斗的先进事迹的专题片《大海情怀》。(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