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黄埔综保区进出区货值达548.8亿元,其中一线进出区货值146.42亿元,同比增长12.28%。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持续发力,营商环境持续升级,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汽车保税仓储领域,黄埔海关所属穗东海关创新推出保税汽车“动态仓”监管改革,联合地方政府开展全面摸排,把区内8处满足条件的零散仓储场地“化零为整”,新增3000个车位,建成6.35万平方米的“共享车位池”,允许企业根据订单波动,灵活调配库容,成功缓解企业旺季车位紧缺、淡季资源浪费的难题。 广州保税区新纪元物流公司关务负责人朱狄表示,“订单来了随时租短期库位,旺季不用着急,淡季不花冤枉钱。改革落地半年,公司仓租成本减少75万元。”
在大宗货物运输环节,“一票多车”整报分送、单车进出的模式改革有效缓解了大宗货物集中验放的难题。此前运输一票电解铜须凑齐七八辆货车同时到场才能整票验放,如今同一票报关单下的货物可使用多辆货车往返运输、分批到场、单独验放。“新模式彻底解放了车辆调度,运输效率大幅提升,成本直降30%,综合运营成本下降超50万元。”世天威物流(广州)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李伟根表示。
今年以来,黄埔海关已累计监管进出综保区的有色金属9.4万吨、货值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5%、45.5%,辐射全国10多个省市,有色金属物流分拨中心效应加速显现。
在进境维修业务方面,黄埔综保区开展保税维修改革,让企业既不用在进境时征税,又可以免交巨额担保金。“这批显示屏从境外运来,进区不用缴税也不用押保证金,维修好就能返回境外,程序简单、易操作,减轻了我们的经营成本和时间成本。”广州鸿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严先生指着屏幕说。
更让企业惊喜的是海关“放权”政策——企业可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维修耗材。“海关‘四自一简’的政策给予我们很大的主动权,让我们能够完全掌握生产节奏,就像把生产节奏遥控器交到我们手里!”严先生表示。
为推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保税维修项目落地,穗东海关还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的方式,积极帮助企业梳理解读三批保税维修目录,指导企业提前布局。融陶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介绍,“现在我们公司的ERP系统还在海关的辅导下和海关数据互联,每片芯片的‘进、出、转、存’全程看得见、管得清,省心又高效。”
1-6月,黄埔综保区累计维修液晶显示屏33.4万个、保税维修进出区货值5274.6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3.8%、16.2%。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蓝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