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金融服务再升级:最高2000万元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聚焦知识产权破题融资难

广州黄埔金融服务再升级:最高2000万元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聚焦知识产权破题融资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1 10: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31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举行“金融服务+产业空间”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就该区近日印发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进行宣介。

据介绍,当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矩阵。全区共有持牌金融机构总部6家、29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155个、证券分支机构22家、保险一级分支机构7家、地方金融组织16家、各类风投机构数量超900家。

发布会上透露,在现有金融服务基础上,该区将从资金补贴支持、聚焦知识产权、产品服务创新三方面,靶向解决区内企业大体量、有针对性的融资需求。新政策提出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最高支持20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单个企业最高扶持50万元,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等。

投早投小投科技,最高2000万元鼓励耐心资本

作为广州东部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加速构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此,全区提出以“新质生产力30条”为统领性政策的“1+15+5”政策框架,《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便是“5”项关键的要素支撑政策之一。

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汤克明在发布会上表示,升级后的金融服务政策,将以真金白银的支持,助力金融机构提能升级,推动风投创投机构集聚发展,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为区内优质企业稳健发展提供耐心资本支撑。

根据新政策,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对新设持牌金融机构总部、专业子公司、市级以上分支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分别给予最高2000万元、1500万元、300万元和150万元开办费支持,推动金融要素资源集聚。同时,为鼓励金融机构做强增量更好服务实体产业,设立营收增长条款,对符合条件的持牌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对此,建设银行广州开发区分行党委委员吴凯提到,建行主要在政策创新和体系建设两个方面为科技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作为‘国有银行’,我们坚持主动融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发展战略,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面助力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广州开发区今年一季度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活动上,建设银行广州开发区科技支行正式揭牌,这是建行在广州地区重点打造的科技金融特色支行,依托“FIT粤”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全面提升建行对科技型企业服务能力。

除了对金融机构的支持,新政策对区内的风投创投也有相应资金补贴。结合风投机构投资非上市企业情况,可给予累计最高2000万元补贴。同时,对投资区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创新企业2年以上的风投企业,按照实际投资额一定比例,每投资1家单位最高给予100万元支持。

“我相信会有更多各类型的金融机构选择到黄埔来,为区域发展集聚更广泛的金融资源。”宜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广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岳亚斌表示,新政策对风投机构投资发展、场地补贴等提供多种资金支持,有效提升了投资机构对区内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

聚焦知识产权,助企摆脱“轻资产、融资难”困局

汤克明介绍,相较于区内此前的金融服务政策,新政策很明显的改变是有针对性地把“知识产权”作为重要聚焦点。“此举直击长期困扰科技企业的‘轻资产、融资难’痛点,在政策层面进一步保障了广州开发区打造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

据了解,对于通过依法拥有的知识产权从银行或类金融机构获得质押融资的企业,新政策将按照实际融资利息最高50%给予扶持,单个企业最高扶持50万元。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主体,按发行金额最高1%,最高150万元扶持;对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现融资的企业,按其实际融资成本给予最高200万元扶持。

同时,对投保知识产权保险的单位,按保费最高50%给予扶持,单个企业最高扶持100万元,系统提升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御能力。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陈光辉认为,该项政策将有效增强“出海”科技型企业抵御知识产权狙击的能力。

作为在全国率先推出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的区域,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设立了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保险中心,参保企业达到377家次,总保额超过8亿元,拥有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资金量最多的海外知识产权保险资金池,累计发放保险补贴近3100万元。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持续创新保险产品,创设了商业秘密保险、专利商标海外布局费用损失险、重大科技攻关综合保险等多个险种。”陈光辉表示:“我们推出的知识产权保险深受企业欢迎,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企业参与投保。”

广东小鹏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黄埔区最早一批接触知识产权保险企业之一。该公司知识产权总监赵大武表示:“海外市场的知识产权环境复杂,且不同市场的差异较大,对于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要求更高,知识产权保险对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工作起到很好的兜底和支持作用。”

据赵大武介绍,2024年底,公司在UPC(欧洲统一专利法院)遇到了首次海外专利诉讼,正因为有保险资金的支持,在应诉过程中才有充分的信心和底气。现在案件已经结束,产生的相关法律费用也及时通过保险公司赔付,有效减轻了公司的应诉成本压力。

陈光辉指出,新政策聚焦知识产权,本质上是围绕降低科技企业特别是初创型企业融资成本问题,持续打造好“政府引导、银行支持、机构参与、企业受益”的生态圈。据统计,截至2024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已超过152亿元,累计发放补贴约1.74亿元,惠及企业1132家次。

创新产品服务,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新政策另一个重要的发力方向,是引导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包括对获批国家级金融创新试点以及跨境金融、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单项将最高给予100万元支持;支持各类主体发起设立S基金,鼓励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业务发展,对基金转让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支持,进一步畅通“募投管退”渠道等。

实际上,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目前已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通过“子基金+直投”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投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

类似的创新举措,正在为黄埔企业提供着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例如,在国内率先开设金融服务超市;在总部经济区、知识城建设风投大厦,大力引进优质风投机构;在黄埔港鱼珠片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理财资管中心等诸多服务载体。

此外依托服务载体,该区还创设了“融资汇”“融智汇”“创享汇”“绿金汇”和“资管汇”五大活动品牌,定期举办各类专题活动,开展常态化产融投融对接,引导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区内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领域。

在上市企业方面,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主动促进上市公司规范公司治理,借力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深化上市后备资源挖掘,形成“种子层-青苗层-金穗层”拟上市企业梯度,升级推出苗圃企业特训营4.0版,以系统化、专业化、精准化特训,助推区内苗圃企业成为广州市拟上市企业主力军。截至目前,该区已培育苗圃企业累计接近400家,辅导备案企业12家,在审企业12家。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