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步显现,传统行业更显活力

广东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步显现,传统行业更显活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1 10: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31日,广东省召开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发展专场),有关政府部门、专家、人大代表及企业代表就会议主题展开研讨。会上,广东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一洋介绍,目前广东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步显现,传统行业更显活力。

4月以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赴省直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在江苏和安徽以及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清远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广东省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系统梳理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汪一洋表示,广东省传统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全省制造业及主要工业产品大部分来自传统产业。据调研显示,广东省传统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例如精制食用植物油、饮料等产量均为全国第一,家电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国第一,汽车2025年1-6月产量131.34万辆居全国第二,原油年加工量超8000万吨。食品饮料、家电、汽车、石化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累计推动超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8.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91.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8.6%。同时,广东率先出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措施,并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广东还在政策法规层面为传统产业提供保障。据了解,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和《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并率先出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地方政策,启动14个省级试点城市建设。此外,广东还对工业企业设备更新贷款给予“风险补偿+贴息”支持。

省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业在“三化”融合转型升级中不够积极,存在“三不”、“四缺”的问题,表现为“不愿”、“不敢”、“不会”转型,部分中小企业缺技术基础和技术人才、缺转型经验、缺试错再投资能力。

汪一洋指出,要从体制机制层面着手解决制约广东传统产业整体转型焕新的痛点堵点。首先要优化传统产业发展环境,完善政策体系,结合通用产业技术变革趋势。其次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支持科研成果转化。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特点提供定制化转型方案,推动传统产业“主动升级”,同时还要引入“龙头牵引-产融对接-产业加速”等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不仅要为企业提供法规政策支持,还要提供相应资源帮助破解中小企业面对人工智能创新不具备研发条件和研发成本高等难题。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关景桓)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