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技活动周上演“全民总动员”

广州科技活动周上演“全民总动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5 21: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24日,2025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活动周)开幕式在广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礼堂举行。由此,持续至本月31日的活动周,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开启。其间,广州全市将开展近400场科技体验和科学普及活动。

名家风范:院士专家引领“榜样矩阵”

开幕式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在开幕式的大屏幕上通过云端连线为市民带来科普课。

“流感和新冠的症状是类似的,新冠感染的刀片嗓的症状更明显一些。”钟南山表示,“特别要注意有基础病的人群和老人,若不及时用特效药,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危及生命安全。所有的药物都需要在症状出现的3-5天内启动,以实现早期干预。”

由广州实验室联合生物岛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钟南山科普工作室发起制作的《南山呼吸健康科普系列漫画》随后发布。

舞台上,琶洲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远清带来了登陆过央视“科技春晚”的产品,展示如何用脑机AI鼠标书写“未来”。从脑电波捕捉到人工智能算法的实时解析,这项“科幻级”技术的展示,让观众看到科技的温度。

全运风采:嘉年华率先呈现赛场硬科技

5月24日至25日,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园举行的嘉年华面向市民开放。本届嘉年华参与单位数量首次突破百家,创历届新高。现场设有两大科普讲座、五大主题互动展区、“以书换书”科普图书漂流角等项目。

今年是广州的“全运年”。数字人、机器狗、降温涂料、自动驾驶等应用于全运赛场的新科技齐齐亮相。

“六足导盲机器人搭载的AI环境感知系统,能识别多种常见障碍物并实时调整路径,可提升视觉障碍人士自主出行的安全感。”上海交通大学杨利民老师介绍,这款产品将应用于全运会,在机场、高铁站、运动场馆等多场景,实现盲人出行的智能化服务。夥伴科技的无障碍服务机器人通过厘米级无轨导航、实时手语翻译、多语言讲解等功能,带给残障人士独立出行的体验。

城市风貌:近400场活动贯穿全时与全域

5月24日是广州科技开放日。全市12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企业等单位当天面向公众开放。

“在新《科普法》实施首年,市科技局按照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三部门联合发文工作部署,牵头制定方案,动员市、区各有关部门在活动周期间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科技实践活动。”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汉荣介绍。

具体来看,这些特色科普活动具备领域覆盖广泛、受众精准细分、重视互动体验三大特点。

众多对外开放单位涵盖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健康医疗、应急安全等领域,科普活动既有高端科研平台的开放展示,也有防震减灾宣传、燃气安全使用宣教等注重生活实用性的活动;各单位活动针对不同群体,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如儿童活动专场通过组织科幻绘画、科普小演说家、创意发明等科技教育项目,面向亲子家庭开展手工DIY制作、户外自然导赏等合作型活动等;相关单位还打造立体化科普场景和沉浸式互动模式,让青少年体验“考古专家”“非遗工匠”“小小飞行员”等职业角色。(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李桥顺)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