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队对湾区文化传播进行实证研究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队对湾区文化传播进行实证研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5 17: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五一黄金周期间,随着中国对多国实施免签新政,粤港澳大湾区迎来国际游客潮高峰。国家移民管理局5月6日发布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3.1%;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2.7%。

5月9日—11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解码者”团队继续赴广州、深圳、珠海三地开展实地调研,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发布《文化强国及免签政策背景下文化传播话语体系构建路径研究报告》。

该报告通过300多位入境友人调研揭示:关于“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核心理念之一,有助于国际文化交流”,58.57%的受访者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在“中国的数字文旅创新(如虚拟导览、AR/VR体验)能提高国际游客的文化体验”这一问题上,54.69%的受访者表示认同(同意或非常同意),体现出数字文化旅游对提升国际游客体验的广泛认同;83%的外国受访者在深度体验后实现“认知反转”,其中新媒体平台贡献率达67%。这一发现为全球数字时代跨文化传播提供新范式。

调研团队采用“口岸枢纽+城市窗口”的立体化调研策略。在广州的白云国际机场、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深圳的深圳站、深圳北站候车区、罗湖口岸及核心商圈,珠海的珠海站、珠海机场、华发商都、拱北口岸等地,了解免签政策对外国友人来访的影响、外国友人在大湾区感受到的文化符号认知差异、来华前后对中国印象的变化等,畅谈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革新作用、文化自信的具象化表达(哪吒2)等。这种多场景、多维度的样本采集,为构建科学分析模型提供了鲜活案例。

据团队指导老师吴秋霖透露,调研访谈显示:在免签政策推动下,外国人在华停留的时间增加,促进了对中国文化和真实现状的了解。受访者普遍表示,到中国后发现中国人民非常友好、治安非常安全、食物丰富美味、科技先进发达、社会和谐稳定、文化多元包容,这与外国人原本心中的中国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播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价值共识的构建过程。”团队队长刘慧瞳在调研日志中写道。据悉,该团队已建立涵盖309份有效样本的专题数据库,完成信效度检验并开展调查问卷分析。今年3月至5月已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对25位外国友人开展深度访谈调研,提出了“文化四力+认同”对策建议。项目成果预计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部门优化国际传播策略、促进文化理解与包容、助力文化传播机构传播中国文化亮点,推动跨文化交流、展现中国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塑造国家形象提供实证支撑。

这份带着现场采访视频、问卷数据和文化碰撞火花的调研报告,即将于5月18日亮相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省决赛舞台。(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