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羊城2024——广州古城考古新发现”展览开幕

“寻迹羊城2024——广州古城考古新发现”展览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3 19: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30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物局)指导,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寻迹羊城2024——广州古城考古新发现”展览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展。

作为广州考古成果展示的品牌项目,该系列展览自2021年创办以来已举办四届,本次展览是第五届。展览秉承“及时转化考古成果、惠及公众”的宗旨,响应新时代文物保护与利用要求,通过创新展示方式呈现最新考古发现,解读城市历史文脉,搭建公众参与和交流平台,推动考古与城市文化建设、博物馆与公众学习的融合。

2024年,广州考古人辗转于都市与乡野,完成考古项目463宗,包括调查334项,勘探108项,发掘21项;清理古墓葬1034座,出土各类文物3514件/套。

此次“寻迹羊城2024”聚焦“城”的演进,从考古发现的城墙遗址出发,着眼城内、城外,精选174件/套文物。展览以“城墙”作为观察城市发展的主要视角,以“城墙”的变迁映射“城”的荣辱兴衰,分“一直是这座城”“城墙开始改变”“城墙北拓与退场”三部分,呈现广州城的发展变迁。

第一部分“一直是这座城”依托小马站-流水井遗址不晚于东汉晚期的遗迹遗物、东汉-东晋-南朝城墙遗存为线索,展示广州城自汉至唐的稳定格局以及两千年城脉基石的形成。同时,以小马站-流水井遗址、高岗遗址作为城内核心区、城外重要区域的代表,呈现其历时性的变迁,展示广州城重点区域的功能演变及其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城墙开始改变”以考古发现解读广州城发展轨迹的关键转型期。以小马站-流水井遗址五代南汉高等级建筑、五代南汉水系遗存与城墙的位置关系为线索,揭示南汉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对于广州城发生改变的意义。通过小马站周边以往宋代城墙的考古发现,结合高岗遗址清理的宋代大规模垫土层,展现宋代广州城市形态的变化,由“王城”向“商城”转变的历史趋势。

第三部分“城墙北拓与退场”通过小马站-流水井遗址东西连续分布的明清文化层以及房屋、道路、书院以及各类出土器物,再现城墙北拓后的市井生活图景。

本次展览的亮点:一是开放式观展探索体验,展览设置多个入口和“南越修苑”“宋代修城”“清代修史”任务卡,引导观众参与,引发观众思考。二是多元化数字互动,展览融入“瓦当的自述”音频剧场、“寻找失踪的探险家”蕃坊主题游戏以及“千年城垣众生谈”,基于AI技术与赵佗、步骘、刘岩、程师孟展开跨时空的对话。其中,蕃坊游戏、与数字人对话等互动项目,由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创作。

本展览展期自2025年4月30日至10月12日。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李桥顺)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