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称“横琴实验室”)第一期场地近日在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启用。
伴随着第一期期场地启用,中医药横琴大模型、中药新药创制“四化平台”、人体免疫防御体系开发平台、智算中心、“零磁”中医证候诊断装备开发平台等一批高端原创科技平台将重点启用和建设,实验室第二期办公和实验用房场地建设等也将同步推进,实验室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横琴实验室主任、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良介绍,实验室将瞄准中医药原理解读、重大疾病防治、中药新药创制、国际科技竞争力等四大战略任务和中医人体免疫防御体系开发、中医人体表型与证候原理解读、重大慢病中医“防、诊、治”研究与技术开发、中医现代诊疗装备开发、新型药物创新等五大攻关方向,通过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支持,实现出理论、出人才、出技术、出标准、出产品、出企业的“六出”目标,努力建成具有国内外影响力、中医药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大型高端科研平台和国家中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中心。
刘良表示:“横琴实验室自2023年12月揭牌以来,各项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科研工作稳步推进,产业化布局初具规模,人才集聚效应成效显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表示,横琴实验室作为粤澳共建的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将大幅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基础和应用研究能力,成为大湾区科技创新深度合作的典范。她提出,实验室要着力构建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全链条中医药融合创新技术体系,全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大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科学研究,用科学数据推动中医药讲清楚、说明白;要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研发生产更多中国药,促进大湾区中药产业化向更高层次迈进;要充分利用好横琴区位优势,把研发的中医药产品更好推向国际,成为中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广东省政府横琴办主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聂新平表示,实验室是合作区大力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的重要载体和产学研平台,将大力促进合作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的目标定位。他期望实验室充分利用琴澳一体化政策与优势,更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和走向世界。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表示,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实验室主要参建单位,将充分发挥“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对外交流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优势,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横琴实验室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发展,在中药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应用上取得新突破,产生更多济世良药,培养更多一流中医药人才,为广东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