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应用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

近日,广州珠江入海口,海底80米深处,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中铁隧道局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直径13.31米的“大湾区号”盾构机掘进已突破2800米,正朝着关键节点——盾构和钻爆分界点安全有序推进。

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应用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4-21 16: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广州珠江入海口,海底80米深处,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中铁隧道局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直径13.31米的“大湾区号”盾构机掘进已突破2800米,正朝着关键节点——盾构和钻爆分界点安全有序推进。

如何为国内最大埋深、世界最大水压隧道的工程按下快进键?盾构智能建造无疑是“关键密码”。据了解,中铁隧道局近年来积极探索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践路径,开展多方面技术攻关,创新研发了包括智能掘进、智能拼装、智能协同、智能诊断、智能检测、智能构件生产、智能物管、智能通风在内的“八个智能”为核心的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

从钢钎大锤,到手持风钻,再到全机械化施工,直至盾构、TBM的自主研制,中铁隧道局及前身队伍引领了中国隧道的四次跨越。而今,中铁隧道局隧道智能建造正引领我国隧道建造技术迈入新阶段。

中铁隧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掘进实现了盾构施工“有人值守、无人操作”,不仅可减少盾构主司机2人,还较人工操作盾构参数更平稳、姿态控制更精准、中线拟合更平顺;智能拼装实现了大型预制构件一键启动智能拼装,较传统拼装作业效率可提升2至10倍,每班可节省人力4至8人;智能协同可有效降低设备无效运行时间,设备利用率提高10%、施工组织效率提高16%;智能诊断系统具备盾构机故障预警推送和指导制定维修方案等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及时预判和高效处置设备故障隐患,提高设备完好率;智能检测实现了隧道结构无损快速检测与判识;智能构件生产配置智能机器人,流水线自动化程度提升30%;采用数控蒸汽发生器进行构件养护,大幅减少了碳排放量;智能物管系统可使仓储货物精确定位,物资出入库精确统计;智能通风实现了隧道施工通风实时监测、有效传输、节能运营、智能控制。

中铁隧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以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为代表,该局正努力将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应用于更多重点项目中,为盾构隧道施工注入“新质生产力”。(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