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规划发布

广州花都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规划发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2-25 09: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22-23日,主题为“光耀羊城 绿谷启航”的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峰会在广州市花都区举行。战略峰会汇聚了新能源产业各界权威专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央企及国企等,搭建“政、产、学、研”一体的高端合作平台,促进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广州花都,不断促进产业上下游对接合作。

战略峰会现场,花都区重磅推介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规划,并发布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花都区正锚定光伏、储能、氢能三个万亿级产业新赛道,规划总用地面积超10平方公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万亩千亿大平台,构建“一区两片三基地”产业空间布局,引进一批产业链骨干企业,做强一批创新协同平台,推出一批示范应用项目,设立一支产业基金,打通新能源研发、生产、销售、交易、能源电子、多场景应用、金融支持等一体化全产业链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超级基地。

据介绍,按照“两年开局起步、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全面成势”的目标,力争两年内引进重点企业20家以上,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2030年力争引进重点企业超50家,形成3000亿级产业集群;2035年完成全产业链导入,实现跨区域产业集群协同,新能源从产业端到民用端全覆盖,平台范围扩展至200平方公里,形成5000亿级产业集群。目前,“绿能谷”已纳入省级花都经济开发区管理范围并谋划升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个重大光伏组件项目——高景16GW光伏组件产业园项目已落地。

“未来光伏的发展最终还是会走向渠道、终端市场,因此花都光伏组建项目是高景在垂直产业链方面的一个重要部署。”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群表示,广州市花都区在发展新能源产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规划完全契合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此次的花都项目主要生产光伏组件产品,属于产业链中游,这也意味着广州项目或成为高景太阳能进行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

峰会上,花都区与百亿级光伏制造领导者赛拉弗集团等优质企业签订协议;高景太阳能与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等上下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赛拉弗集团与常州亚玛顿等上下游企业签约,大会共计20个新能源产业及配套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涵盖光伏组件、电池膜、渔光发电、负极材料、氢燃料电池电堆,以及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等配套项目。今年花都区全年签约了27家新能源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620亿元,预计达产年营收近1200亿元。

赛拉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纲表示,在过去5年里整个光伏行业面已经经历了数次更新迭代,发展迅猛。光伏组件主要看投资回报率,最后要实现持续的降本增效,这几个方面是未来光伏发展的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花都区新签约项目200个,新注册项目240个,新落地项目13个,供地面积1725亩。花都区今年已签约27个新能源产业项目并接洽多个重点新能源巨头,涵盖了上游(正、负极材料研发等)、中游(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钠离子新型储能等)、下游(应用场景)以及产学研和平台服务(新型储能研究院、新能源超算中心、能源综合管理平台)等新能源全产业链,新能源产业正蓄势起航。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张洁欣)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