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称《横琴规划》)全文正式印发。《横琴规划》是围绕合作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个初心,从琴澳空间、产业、民生、城市建设等全方位一体化发展作出的系统谋划、整体规划,是明确合作区未来十年至十五年的发展蓝图和指导方针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期至2035年,提出了到2024年、2029年、2035年的具体发展目标。根据规划,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到2024年澳门回归祖国 25 周年时,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体制机制运作顺畅,四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至 55%,在合作区就业的澳门居民约5000人、居住的澳门居民约2万人;到 2029 年澳门回归祖国 30 周年时,合作区与澳门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确立,在合作区就业的澳门居民约 4 万人、居住的澳门居民约 6 万人,期末实有澳资企业 2.5万家;到2035年,“ 一国两制”优越性全面彰显,在合作区就业的澳门居民约8万人,居住的澳门居民约 12 万人,合作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城市格局定位方面,《横琴规划》提出延续一衣带水的历史脉络 ,构建“ 十字轴带、三大片区”总体发展格局,从“琴澳同源”走向“琴澳一体化”,塑造琴澳一体化总体发展新格局。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表示,合作区将按照《横琴规划》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持续研究推出贯彻落实的务实举措和配套政策体系,充分衔接《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积极对接澳门资本、澳门企业,推动更多具备澳门元素的好项目落地合作区;持续聚焦民生热点问题,深度对接澳门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加快落实《横琴规划》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重大政策事项,形成一批重大制度创新成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合作区开发建设,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