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测绘遥感大会在中大举行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测绘遥感大会在中大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2-11 14: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9日上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测绘遥感大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开幕。来自全国110多家单位的300余名学界、业界专家学者齐聚中大,深入探讨测绘遥感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方向,推动我国测绘遥感技术在多云多雨区域以及极地等复杂环境下的推广应用,共同推进我国测绘遥感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大会为期两天,设置了八场主题报告和14个主题分论坛,学科大咖新锐围绕环境遥感、极地测绘遥感、海洋测绘与遥感、自然资源遥感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国家科学技术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表示,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测绘遥感学科要重点关注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大平台建设和学科交叉综合、数据共享、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问题,未来要不断探索新手段,加强学科交叉研究与交流合作,推动多元化发展。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表示,大会在研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环境下遥感数据的新特征新规律新方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会为测绘遥感技术发展带来更多新思考、新理念,为共建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研创新提供支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院长刘小丁在开幕式发言中提出,要充分利用好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测绘遥感大会平台,深入探讨测绘遥感技术发展,推动其创新、转型、升级;共同探索测绘遥感的应用实践,实现其赋能、价值、效益。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正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澎湃兴起,展现出蓬勃生机和光明前景,中大测绘遥感人将继续推动测绘和遥感在科学规划制定、宏观管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助力大湾区建设,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中大智慧。

据介绍,中山大学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极地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中山大学”号综合海洋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极地科考船等大科研装置,汇聚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等院系资源,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合力构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南海和极地应用的遥感大数据平台,产出系列重要原创成果。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热带与极地环境遥感分会揭牌仪式。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张洁欣)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